叠翠峰连汉,拖蓝水接湾。
浮生非是梦,真境且舒颜。
机息鸥来狎,天空云去还。
树烟笼梵刹,花雨点禅关。
清籁鸣幽壑,画图开远山。
何须觅身外,此即异人间。
不见龙归洞,曾闻猿献环。
孤峰点黛色,天外露云鬟。

【诗句解读与译文】

峡山寺次坡仙韵

注释:

  • “峡山寺”:指的是位于山区中的寺庙。
  • “顿仙韵”:指诗歌或歌词的风格,这里特指模仿古代诗人的韵味。
  • 赏析: 这首诗可能是模仿宋代诗人黄庭坚的风格,通过描绘峡山寺的美景来表达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真我的境界。

叠翠峰连汉,拖蓝水接湾

注释:

  • “叠翠峰”:形容山峰层层叠叠,色彩翠绿。
  • “汉”:古代对长江的别称。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峡山寺周围的自然景观,山峰重叠如翠色,长江蜿蜒流过。

浮生非是梦,真境且舒颜

注释:

  • “浮生”:人生的浮泛状态,比喻人生如梦幻。
  • “真境”:真实的境地或者心境。
  • 赏析: 诗人在感叹人生短暂、如梦如幻的同时,表达了追求真实生活境界的愿望。

机息鸥来狎,天空云去还

注释:

  • “机息”:指机缘巧合。
  • “狎”:亲近、嬉戏。
  • “天空云去还”:形容云彩自由自在地飘散。
  • 赏析: 诗人观察到鸟儿自由地与人类互动,而云彩则悠然自得地飘荡,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树烟笼梵刹,花雨点禅关

注释:

  • “树烟”:树木被烟雾缭绕。
  • “梵刹”:佛教寺庙。
  • 赏析: 描述了寺庙周围树木的烟霭和花朵雨点般的落下,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清籁鸣幽壑,画图开远山

注释:

  • “清籁”:清净的声音。
  • “幽壑”:深邃的山谷。
  • “画图开远山”:如同画中景一般展开在人们眼前。
  • 赏析: 这里的“清籁”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声音,而“画图开远山”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美的向往和赞美。

何须觅身外,此即异人间

注释:

  • “身外”:指外界的物质世界。
  • 赏析: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家园的态度,认为真正的幸福和满足就存在于内心的世界之中。

不见龙归洞,曾闻猿献环

注释:

  • “龙归洞”:传说中龙能入深穴,此处可能暗指修行者进入洞穴修炼。
  • “猿献环”:传说中的神话故事,猿猴献给猎人一个玉环以求放生。
  • 赏析: 诗人通过对龙归洞和猿献环的描写,暗示了修行者寻找内心的宁静和纯净的过程。

孤峰点黛色,天外露云鬟

注释:

  • “点黛色”:形容山峰的色彩像女子的眉黛一般美丽。
  • “云鬟”:古代女性发髻的美称,这里借指天上的云彩。
  • 赏析: 这句诗将自然景观与女性的美相结合,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