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至本无象,祸来非有因。
方忧触罗网,遽喜辞妖尘。
念此蓬藋姿,忽遘蹇与屯。
仓黄圜扉中,日夕与死邻。
皇明眷私照,寒谷回阳春。
既免在涤牲,复纵充庖鳞。
重沐饬冠裳,济溺立要津。
道路与我庆,况我骨肉亲。
归来向妻孥,秉烛语及晨。
犹疑是梦寐,欢乐恐未真。
嗟余抑何艰,坎惣多苦辛。
弱无胜力锥,而欲举万钧。
羸牛服盐车,遥遥西入秦。
进逢九阪危,退迫尺棰嗔。
敢惜筋力疲,所虑车摧轮。
哀鸣徒嗷嗷,仰诉空谆谆。
听者无不怜,谁复为解颦。
终当脱羁鞅,沧波浩难驯。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出台复还洪都
  • “出台”指的是回到朝廷,“复”意为恢复或返回。“洪都”是洪州,位于江西省。这里表达的是对朝廷归来的感慨。
  1. 福至本无象,祸来非有因。
  • “福至”,意味着好运到来;“本无象”表示好运到来没有明显的迹象或原因;“祸来非有因”则强调灾祸的突发性,并非由于某种必然的原因。
  1. 方忧触罗网,遽喜辞妖尘。
  • “方忧”即正在担心;“触罗网”比喻陷入困境或危机之中;“遽喜”表示突然间感到高兴或解脱;“辞妖尘”意指摆脱了困扰自己的邪恶事物。
  1. 念此蓬藋姿,忽遘蹇与屯。
  • “蓬藋”是一种植物,象征着柔弱;“蹇”和“屯”都是易经中的卦象,分别代表不顺和困难。这里用“忽遘”表示突然遇到。
  1. 仓黄圜扉中,日夕与死邻。
  • “仓黄”形容匆忙的样子;“圜扉”指的是门框,这里比喻困境;“日夕与死邻”意味着长时间处于危险的境地,随时可能面临死亡的威胁。
  1. 皇明眷私照,寒谷回阳春。
  • “皇明”指的是皇帝,这里指皇帝对个人的关怀和照顾;“眷私”表示关心个人;“寒谷”比喻处境艰难;“回阳春”表示环境变得温暖宜人,如同春天的到来。
  1. 既免在涤牲,复纵充庖鳞。
  • “既免”意味着已经脱离了危险;“涤牲”指祭祀用的牺牲,这里比喻摆脱了困境;“复纵”表示恢复了自由或权利;“充庖鳞”意味着成为烹饪美食的一部分,比喻得到重用或受到赏识。
  1. 重沐饬冠裳,济溺立要津。
  • “重沐”指重新清洗;“饬冠裳”即整理衣帽,这里暗示重新获得尊严和地位;“济溺”比喻在危难中救助他人;“立要津”表示站在重要的位置上,能够发挥作用。
  1. 道路与我庆,况我骨肉亲。
  • “道路”指外界的庆祝声;“与我庆”表示这些喜庆之声与我有关;“况我骨肉亲”说明这种喜悦不仅来自外人,还有我的亲人,表达了深厚的亲情。
  1. 归来向妻孥,秉烛语及晨。
  • “归来”指回归家园;“妻子孥”即妻儿;“秉烛语”指在微弱的灯火下交谈;“及晨”表示直到天明。
  1. 犹疑是梦寐,欢乐恐未真。
  • “犹疑”表示怀疑;“梦寐”指梦境或睡梦中的情景;“欢乐恐未真”意味着欢乐可能只是暂时的或虚幻的。
  1. 嗟余抑何艰,坎惣多苦辛。
  • “嗟余”表示感叹自己的处境艰难;“抑何艰”强调这种艰难程度之大;“坎惣”指遭遇重重困难;“多苦辛”意味着经历了许多痛苦和艰辛。
  1. 弱无胜力锥,而欲举万钧。
  • “弱无”表示力量不足;“胜力锥”比喻有限的能力和力量;“欲举万钧”意味着试图承担巨大的责任或负担。
  1. 羸牛服盐车,遥遥西入秦。
  • “羸牛”指瘦弱的牛,比喻身体虚弱的人;“服盐车”表示需要长途跋涉;“遥遥西”指向西行进;“入秦”表示到达秦国(当时的首都)。
  1. 进逢九阪危,退迫尺棰嗔。
  • “进逢九阪危”描述前进时遇到的困难或危险;“退迫尺棰嗔”表示后退时受到严厉的责骂或惩罚。
  1. 敢惜筋力疲,所虑车摧轮。
  • “筋力疲”指体力已经疲惫不堪;“所虑车摧轮”表示因为担心车辆损坏而忧虑不已。
  1. 哀鸣徒嗷嗷,仰诉空谆谆。
  • “哀鸣徒嗷嗷”形容无助的哭泣声;“仰诉空谆谆”表示向别人诉说却得不到回应或帮助。
  1. 听者无不怜,谁复为解颦。
  • “听者无不怜”指听众们都表示同情或怜悯;“谁复为解颦”表示没有人能解开她的忧愁。
  1. 终当脱羁鞅,沧波浩难驯。
  • “终当脱羁鞅”表示最终能够摆脱束缚或控制;“沧波浩难驯”形容海洋广阔无边,难以驾驭。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述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从困境中走出后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首联表达了归国的喜悦和对国家政策的感激。颔联转折到个人命运的波折,颈联进一步描绘了生活的无奈和挣扎。尾联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坚韧和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启示和鼓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