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桑百箔蚕,种苎千匹布。先生种苎不种桑,布作衣裘布为巘。
桃花雨晴水满塘,乌纱白苎春风香。野樵山葛不敢并,越罗川锦争辉光。
儿童漾纱妇纺织,卖布得钱还买帛。黄绵大袄一冬温,白雪中单半襟窄。
今年苎好亩百斤,堆场积圃长轮囷。床头白酒夜来熟,杀鸡煮鸭邀比邻。
东家种桑青绕屋,官绢未输空杼轴。妇姑相对叹无衣,先生饭饱方扪腹。

苎隐为句曲山人翟好问作

种桑百箔蚕,种苎千匹布。先生种苎不种桑,布作衣裘布为巘。

桃花雨晴水满塘,乌纱白苎春风香。野樵山葛不敢并,越罗川锦争辉光。

儿童漾纱妇纺织,卖布得钱还买帛。黄绵大袄一冬温,白雪中单半襟窄。

今年苎好亩百斤,堆场积圃长轮囷。床头白酒夜来熟,杀鸡煮鸭邀比邻。

东家种桑青绕屋,官绢未输空杼轴。妇姑相对叹无衣,先生饭饱方扪腹。

【注释】

  1. 苎(zhú)隐:句曲山人翟好问的号。
  2. 种桑百箔:种桑养蚕需要用许多桑叶。箔,一种用来覆盖蚕床的材料。
  3. 种苎千匹布:种苎就是种苎麻,苎麻可以用来织布。
  4. 先生种苎不种桑:先生,指句曲山人翟好问。先生种植的是苎麻,而不是桑树。
  5. 布作衣裘布为巘(yàn):这里的“作”是动词,意思是“制作”,“衣裘”指的是衣服。而“为巘”,则是形容词用作名词,表示山丘或高坡等地貌。这句话的意思是:“先生制作的是布制的衣服和麻制品,而不是像别人那样种植桑树。”
  6. 桃花雨晴水满塘:桃花雨,即春雨。雨晴后,水面涨满了池塘。
  7. 乌纱白苎春风香:乌纱帽,是一种古代官员戴的帽子;白苎,是指白色的苎麻制成的衣服。这里的“春风香”形容春天的气息。
  8. 野樵山葛不敢并:野樵,指在山里砍柴的樵夫们;山葛,是一种生长在山上的葛草。这里说的是,野樵不敢与那些专门种葛的人争夺资源。
  9. 越罗川锦争辉光:越罗,是古代的一种丝绸名;川锦,是指河流两旁生长着的五彩缤纷的锦缎。这里是说,河流两边的锦缎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10. 儿童漾纱妇纺织:孩子们在荡漾的水面中嬉戏,妇女们在织布。
  11. 卖布得钱还买帛:卖布换钱回来又去买丝帛。
  12. 黄绵大袄一冬温:黄色的棉袍可以保暖一个冬天。
  13. 白雪中单半襟窄:白色的棉衣只有半袖,很薄。
  14. 今年苎好亩百斤:今年的苎麻长得特别好,每亩能收获一百斤。
  15. 堆场积圃长轮囷(quán jūn):田地里的苎麻堆积如山,仓库里存放的麻袋也多。
  16. 床头白酒夜来熟:晚上喝的酒都是从家里酿造的白酒。
  17. 杀鸡煮鸭邀比邻:邀请隔壁邻居一起吃饭,享受美食。
  18. 东家种桑青绕屋,官绢未输空杼轴:邻居东家的桑树长得很高,已经把屋檐遮得看不见了;他的官绢(一种税收)还没交完,家里的竹筒都装满了。
  19. 妇姑相对叹无衣,先生饭饱方扪腹:妻子和婆婆相互叹息,因为没有衣服穿。而先生却因为吃得饱饱的,才感到满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翟好问的山居老人的生活情景。他种桑养蚕和种苎麻,但并不种桑树。他的布衣服和麻制品都很有特色,很有市场竞争力。他与邻居之间互相帮助、互赠物品,生活得很和谐。诗中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翟好问的性格特点:淡泊名利、勤劳朴实、乐于助人、热爱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