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戎旅情,甲鼍汨吾征。
征马谙旧路,飞鸿戴前旌。
倭迟此周道,来往非夷庚。
东君怜衰朽,假我以新晴。

【注释】:

悠悠:形容时间长久。戎旅,指战争。甲鼍(tuó):铠甲和盾牌。汨:淹没、遮蔽。征:出征。飞鸿:大雁。戴:顶着。倭迟:延缓。周道:《诗经·小雅》篇名。夷庚:指商代的纣王。东君:指春神、春天。怜:怜悯、爱惜。衰朽:衰老衰弱。假我以新晴:假我以新的天气。

【译文】:

漫长的岁月里,我为征战而生。

铠甲和盾牌掩没了我的身躯,我骑着战马熟悉着旧路。

大雁飞过头顶,仿佛是为我指引前进的方向。

我延缓了这漫长旅途的行程,来去不是由商纣王决定。

春天的东君怜悯我这个衰老衰弱的人,给我带来晴朗的天气。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在边塞的军中,表现其思乡之情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如“甲鼍”、“倭迟”、“周道”等,都是古代常用的词汇。

首句“悠悠戎旅情”,描绘出作者在漫长的军旅生活中的孤独与寂寥。这里的“戎旅”指的是战争,而“悠悠”则表达了时间的漫长和生活的艰辛。

第二句“甲鼍汨吾征”,描绘了作者身处战场,铠甲和盾牌遮蔽了他的身影,但他仍然坚守岗位,忠诚地执行命令。这里的“甲鼍”指的是战士身上的铠甲和盾牌,而“汨”则暗示了他们的牺牲和付出。

第三句“征马谙旧路”,则是说这些战士熟悉他们曾经走过的路。这里的“征马”是指那些在战场上驰骋的战马,它们曾经陪伴过作者走过许多艰难险阻的道路,而现在,它们又回到了熟悉的家乡路上。

第四句“飞鸿戴前旌”,描绘了大雁飞翔的场景,仿佛在为作者指引方向。这里的“飞鸿”指的是迁徙的大雁,而“戴前旌”则表示了它们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姿态。

第五句“倭迟此周道”,“倭迟”意味着延长或延缓,而“此周道”则暗指商纣王统治下的商朝。这里可能是诗人在借商纣王来表达自己对于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愤怒。诗人认为这样的政治局面使得他不得不延缓自己的行程,而这种延迟并不是因为商纣王的决定,而是因为他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第六句“来往非夷庚”,则是说他的往来并非由商纣王决定。这里的“夷庚”指的是商纣王,而“来往非夷庚”则表示了他的往来并非受到商人纣王的控制或影响。

最后一句“东君怜衰朽,假我以新晴”,则是说春天的东君怜悯我这个衰老衰弱的人,给我带来晴朗的天气。这里的“东君”指的是春天的太阳,它代表着生命的复苏和希望的到来。而“衰朽”则暗示了作者的年迈和身体状态不佳。因此,春天的东君怜悯他,并给他带来了新的天气和生机。

整首诗通过描写作者在边塞的军旅生活,表达了他对战争的厌倦、对和平的追求以及对生命和自然的珍爱。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历史典故的运用,展示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现实的敏锐洞察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