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西征歌采薇,雪山万里驻骖騑。

总戎全蜀风云阵,纪绩成周日月旗。

诸葛蔓菁遗壁垒,陶潜松菊旧柴扉。

前贤出处真相似,雅志如公两不违。

【注】

西征:古时候出征西北的别称。

骖騑:古代一种马,驾四马拉战车时,两前两后各一,故名。

总戎:统率军队。

蔓菁:一种植物。

陶潜:《归去来辞》作者。

柴扉:门板,泛指门户。

雅志:高雅的志趣。

【译文】

回忆起当年出征西北时高唱《采薇》的情景,雪峰万丈中驻马停留。统领全蜀风云的将军,记下辉煌战绩成为千秋佳话。诸葛遗下的壁垒依然可见,陶潜旧居的柴扉依旧存在。前贤出仕入仕都如此相似,雅志如你我一样不违背。

【赏析】

这是一首送彭幸庵赴四川任官的诗。

首联“忆昔西征歌采薇”一句,回忆了诗人在出征西川时所唱的《采薇》之歌。当时他正随军驻扎在雪山脚下,与战友们一起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这里,诗人将西川的雪山与《采薇》中的“王事靡盬”联系起来,表达了他对战争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颔联“总戎全蜀风云阵”,描绘了诗人作为总指挥统领全蜀的壮丽景象。诗人以“风云阵”形容当时的战局形势,展现了他在战场上的英勇气概和统帅才能。这里的“总戎”一词,不仅指代诗人本人,还隐含着对当时朝廷重兵在握、国势强盛的象征意义。

颈联“纪绩成周日月旗”一句,则进一步赞颂了诗人的功勋卓著、战功显赫。诗人在这里用“成周”和“月旗”两个意象,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和政治地位。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尾联“诸葛遗壁垒,陶潜松菊旧柴扉”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回顾与总结。诗人以诸葛亮和陶潜为榜样,表达了自己追求高尚道德品质、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于当时官场黑暗和社会弊端的不满以及对于清廉正直人生的向往。

这首诗整体上表现了诗人豪放洒脱、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价值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