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仞峰头佛日晴,云端忽见两僧迎。
篝灯宴坐昙华结,汲水煎茶雪浪生。
翠竹黄花同入偈,蛟龙丘蚓杂题名。
石房夜冷难成寐,恼杀荒鸡不肯鸣。
诗句解释与译文
- 注释:
- 千仞峰头佛日晴:形容山峰高耸入云,阳光晴朗照耀。
- 云端忽见两僧迎:在云层中忽然看到两位僧人迎接。
- 篝灯宴坐昙花结:用篝灯照明,举行宴会坐在莲花般的蜡烛旁。
- 汲水煎茶雪浪生:从井里汲水准备煮茶,水面上泛起像雪一样的浪花。
- 翠竹黄花同入偈:用竹子和黄花装饰的供品一起放入供品。
- 蛟龙丘蚓杂题名:用龙和蚯蚓形状的小牌子作为题名。
- 石房夜冷难成寐:因为石屋寒冷夜晚难以入睡。
- 恼杀荒鸡不肯鸣:使守夜的鸡感到恼怒以至于不叫。
- 译文:
在千仞之峰顶的佛光普照之下,云层间突然显现出两位僧人迎接我们的到来。我们在火光摇曳的篝灯下宴饮,享受着昙花般洁白的蜡烛带来的温馨和光明。汲取清凉泉水准备煮茶时,那水面上泛起的如同雪花一般的美丽波纹让人心旷神怡。摆放在祭台前的竹叶和黄花,以及那些形态各异、似蛟龙似蚯蚓的小牌子都一一被纳入了祭品之中。在这寂静的石屋中,虽然夜深人静但寒冷刺骨,使得整个房间都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直到深夜,我无法入眠,被这寂静的夜声吵醒,甚至有些恼火。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描绘了一个充满佛教禅意和自然美景的夜晚场景。诗中通过精细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寻求内心平静的意境。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云、山、风、水、火、竹、花)和人文的元素(僧人、宴会、灯火、茶香),诗人构建了一个和谐且富有禅意的画面,反映了一种对生活本质的感悟。整体上,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的美学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