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剑论兵迈品流,明时论赏早封留。
秉衡许国三千牍,德裕筹边第一楼。
城郭笙歌浑不夜,溪山草木未知秋。
轻裘已叶前贤事,祍革先宽旅客忧。
【注释】
郭云屏:即郭震。西楼:位于长安城西,是唐代诗人郭震的别墅。明时:指唐玄宗时期。论赏:指论功行赏。秉衡:执掌国政。许国:为国家着想。三千牍:《汉书·东方朔传》:“武帝读《子虚赋》,大乐之,谓太史令曰:‘朕心壮之,欲为之改作。’太史令曰:‘此乃天子事,安用客为?’上曰:‘可试为之观。’太史令奉诏写《子虚赋》千馀言,未及奏御,会匈奴右贤王死,上召问太史令,具对以状。上曰:‘朕之所用,匈奴亡矣!’”
德裕:李德裕,字文饶,唐朝宰相。筹边:筹划边境防御。第一楼:指李德裕曾建的“平凉楼”。轻裘已叶:典出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岂取卿易,而杨得意易吾哉?且夫使于秦,不能自免于折戟,又何暇聊俱处乎?”意思是:我年纪大了,你却要提拔年轻有为的人来接替我。现在,你虽然年纪小,但能为国家出谋划策,这难道比得上我吗?何况你在朝中任职,还能避免受到挫折和磨难,而我呢?如今却只能任凭命运的摆布了。叶:同“协”,辅佐之意。祍(yù):皮革。先宽旅客忧:典出自《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少治《春秋》,景帝居禁中,召仲舒领尚书给事中。仲舒久不调职,乃求见上,言《春秋》之大义。上与语,甚说。仲舒为举进士,议郎举贤良文学,皆不通,复荐举贤良文学,皆名当涂。以弘羊为丞相军师,公孙弘、董仲舒为中大夫。”这里指代的是董仲舒。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诗,作者通过咏叹郭云屏的才华,表达了对郭云屏的赞美之情。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充满了感情色彩,充分体现了诗人对郭云屏的敬仰之情。
首联“说剑论兵迈品流,明时论赏早封留”,表达了郭云屏的才华横溢。这里的说剑论兵、明时论赏,都是比喻郭云屏的才华出众。他能够超越一般的才能,站在时代的前沿,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他的这种才能和品格,使他在朝廷中受到了重用。
颔联“秉衡许国三千牍,德裕筹边第一楼”,进一步赞颂了郭云屏的才华和品格。这里的秉衡许国三千牍,是指郭云屏能够为国家处理政务,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德裕筹边第一楼,是指他在边防问题上提出的许多战略方针,为国家的安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颈联“城郭笙歌浑不夜,溪山草木未知秋”,则描绘了郭云屏的家乡风光。这里的城郭笙歌浑不夜,是指郭云屏的家乡是一个宁静祥和的地方,没有战乱和纷争;溪山草木未知秋,则是指郭云屏的家乡四季如春,景色迷人。
尾联“轻裘已叶前贤事,祍革先宽旅客忧”,则表达了诗人对郭云屏的敬仰之情。这里的轻裘已叶前贤事,是指过去的英雄豪杰都已经去世,他们的精神仍然影响着现在的人们;祍革先宽旅客忧,则是说郭云屏能够关注国家大事,关心百姓的生活,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这首诗通过对郭云屏的才情和品格的赞美,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和热爱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诗歌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