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除夕叶榆泽,今年忽在临安城。
斜看暮景飞腾意,正念天涯流滞情。
寒梅判山我欲寄,烟草泸江谁唤生。
邻墙儿女亦无睡,岁火天灯喧五更。

【注释】

甲午:指宋孝宗隆兴元年。临安:今浙江杭州。除岁:除旧迎新,指新年。除夕:农历年最后一天,旧俗有守岁之仪。除夕之夜,人们团聚共度时光,互祝平安。叶榆泽:地名,在今陕西榆林附近。泸江:即四川的长江。五更:夜半时分,古人以五更为一夜之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除夕之夜所作,抒发了他对于时局动荡不安的忧虑和对家乡思念之情。全诗语言平实,意象生动,情感深沉。

首句“甲午临安除岁”,诗人开篇就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事件,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甲午年,也就是宋孝宗隆兴元年,而临安则是当时的国都,诗人正是在这个重要的时刻迎来了新年的到来。这里的“除岁”一词,既指新年到来,又暗含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与忧虑。

次句“去年除夕叶榆泽,今年忽在临安城”,诗人回忆去年除夕时的情景,那时他正在遥远的叶榆泽,而现在却来到了繁华的临安城。这一对比,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第三句“斜看暮景飞腾意,正念天涯流滞情”,诗人抬头看着夕阳西下,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他看着天际的飞鸟,想起了自己的漂泊无定;看着远方的人们,心中充满了对他们的关心与祝福。这里,诗人通过对夕阳、飞鸟、人们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第四句“寒梅判山我欲寄,烟草泸江谁唤生”,诗人将目光转向了自然景色。寒梅傲雪,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泸江烟雨,代表着故乡的美好。然而,诗人却感到自己无法与家乡的亲人朋友分享这份喜悦,只能独自品味这份孤独与寂寞。这里,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怀念和对自己处境的无奈。

第五句“邻墙儿女亦无睡,岁火天灯喧五更”。诗人继续描述他所见所闻,邻家的孩子们还在熟睡,而他却在热闹的街头巷尾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家人的牵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这首诗以除夕之夜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心理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同时,诗人的语言平实而富有感染力,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