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学士居茅屋,锦里先生过草堂。
淼淼龙池接沟水,啾啾雀树隐邻墙。
何人问字能携酒,有子摊书解满床。
巴曲肯来收下里,楚歌还拟和沧浪。

注释

碧山学士:指杜甫。碧山,指成都西郊的青羊宫。杜甫曾住此宫。茅屋:杜甫晚年居在成都草堂。锦里先生:指杜甫。杜甫自称“锦里先生”。过:路过。草堂:杜甫的故居。淼淼:水波荡漾的样子。沟水:流经成都的一条河。龙池:《太平寰宇记》载:“龙池在成都府学内。”接:连接。啾啾:鸟鸣声。雀树:指树上栖息的鸟儿。隐:隐藏。邻墙:靠近墙壁。

何人:谁。问字:请教学问。携酒:拿着酒瓶。有子:有儿子。摊书:铺开书本。解满床:把书铺满整个床。巴曲:指《巴人辞》,是巴蜀地区的民间歌曲。沧浪:指《楚歌》,也是楚地的民歌。《沧浪》是《诗经》中的一首诗篇,这里借以比喻《巴人辞》。

赏析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一位诗人在成都草堂的生活情景。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首联写杜甫居所。杜甫晚年居于成都草堂,环境清幽,生活恬淡,与世无争。他自号“碧山”,表明他的居所以碧山命名。他自号“锦里先生”,表明他住在成都城中心的一条大街上。

颔联写景。成都西郊有一座青羊宫,杜甫就居住在宫旁的一所茅屋里。这所茅屋虽然简陋,却十分清静。

颈联写杜甫的生活情趣。他爱饮酒、好读书,而且醉心于古代文化。他常常带着酒壶去拜访朋友,或独自吟咏古诗词。

尾联写杜甫的情怀。他对家乡充满眷恋之情,思念家乡的歌曲和故乡的风景。他渴望能够回到故乡,回到那片熟悉而又遥远的土地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