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见椒花绿,又惊椒实红。
客心正郁郁,作底对秋风。
【注释】三塔:即指南京的鸡鸣寺。椒花,一种常绿植物,其花呈红色,故称椒花。郁郁:形容心情不舒畅。底:同“到”,达到。
【赏析】
《三塔秋日》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在登临南京鸡鸣寺时所作的一首诗。全诗通过描绘三塔、椒花等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及深沉的忧患之情。
首句起得突兀,一开头就写到了三塔,这是作者登上高塔所看到的景象。他看到的是三塔上那盛开的椒花,颜色鲜红如火。这两句诗写得十分生动,仿佛诗人已经站在了三塔之上,亲眼看到了那鲜红欲滴的椒花。然而,当诗人的目光移向脚下的土地时,他又发现那一片片的椒树已经结出了硕大的果实,颜色又红得发紫,犹如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这种强烈的色彩对比,使得整个画面都充满了激情与活力。
诗人又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开始描述自己的心情。他说,看到这些景色后,他的心情变得异常沉重,甚至有些忧郁。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是因为他看到了远处的天空中飘来了几片乌云。这片乌云的出现,预示着天气即将变坏,也预示着国家的形势也将变得更加严峻。
最后两句诗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他认为,虽然自己身处高位,但并不能真正为国家分忧解难,反而还要担心自己的前途命运。这种忧虑让他感到无比的痛苦,甚至有些无法承受。因此,他只好默默地祈祷,希望上天能够保佑国家繁荣昌盛,自己也能平安无事地度过这一生。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及深沉的忧患之情。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担忧与不满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