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与海水,鸣籁隔山闻。
半夜衣裳湿,清朝树树云。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诗歌内容、手法及表达技巧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手法及表达技巧的综合考查。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主旨;然后结合重点诗句进行分析,如某句中的“花树高于屋”“红霞夜照人声声”等,分析该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最后点明自己的观点态度。
【答案】
译文
宿华亭寺花树高于屋红霞夜照人声声枝上鸟也似惜余春
天风与海水,鸣籁隔山闻。
半夜衣裳湿,清朝树树云。
赏析:
首句写诗人在华亭寺中观赏了美丽的花木,而花木却已凋谢。第二句说花木之盛,衬托出花木之残,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因看到花木之残而产生的惜花之情。第三句进一步写花树之高,以衬托人之渺小,同时以拟物手法赋予花树人的情感,使人产生怜花惜花之感。第四句写听到远处传来的海涛之声,使诗人想到自己身处海滨,不禁生出思乡之情。第五句是写诗人在海边的夜晚,听着潮声,看着满天繁星,感到心旷神怡。尾句写诗人在海边的夜晚,看到海风吹来,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使诗人想起昨夜海上的风暴,不禁又生起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