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垂垂曲永滨,骊车日日送征尘。
春来莫怪枝条少,无限临岐折赠人。

【注释】

春郊即事:春天郊外的景色。垂垂:垂下。永,长。骊车(líchē):古代一种装饰豪华的四驾马车。日日:天天。征尘(chénchén):路上扬起的尘土。临岐(qí):在岔路口,这里指送别的地方。折赠人:赠送给别人。

【赏析】

《春郊即事》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的五言绝句。此诗写春日送人的情景。首二句写送别,“杨柳”三句写行人,末二句写别情。全诗写得委婉细腻,情真意切。

这首诗是作者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春天,在长安作客时所作。当时作者正在洛阳应试,因有感而发。

第一句“春郊即事”,点明题旨,说明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七绝诗。第二句“杨柳垂垂曲永滨”,写柳树长长的枝条垂挂在水边沙洲,这既是眼前实景,也是作者触景生情的联想。第三句“骊车日日送征尘”,写送别的场面。“骊车”是装饰华丽的四马驾车的车子,这里代指贵公子。“日日”二字突出送行的频繁。“征尘”则表明了行客匆匆的行程和旅途劳顿的困乏。第四句“春来莫怪枝条少”,写送别之后,行人归来时,发现柳枝已经发芽,因此感到惊讶,以为春光太短,其实不然。这一句既照应首句“即事”,又引出末句。末句“无限临歧折赠人”,“临歧”就是岔路口,“折赠人”就是赠送给离别的人,也就是自己。“莫怪”两字,既表达了对行人的关切,也流露出自己的惋惜之情。

王建的这首诗写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此时作者正在洛阳应试,有感于“杨柳垂垂曲永滨”,于是写下了这首描写春日送人情景的小诗。

“杨柳”本是春天的象征,然而它却“垂垂”地长在了水边沙洲上,这既是眼前的实景,也是作者触景生情的联想。因为柳枝的柔长,所以更易被折断赠人;而柳条的柔长、细嫩,也正是春天的特征。“骊车日日送征尘”,写的是一个场景:一群骑马的人,每天清晨,从京城出发,到城外迎接贵家子弟去远方做官。他们骑的是装饰华丽的四马驾车的车子,所以叫“骊车”。这些贵族子弟,一个个春风得意地扬鞭策马,一路欢歌笑语,迎风飘溢着欢乐的气氛。但是,他们的快乐却是短暂的,当他们到达目的地时,又要离开亲人朋友,开始他们的新旅程了。“骊车”三句,以景物描写烘托气氛,渲染出一种欢乐而又哀怨的情绪。

“春来莫怪枝条少,无限临歧折赠人。”最后一句,是写送别后的情形。当贵公子们回到京城后,发现柳枝已经发芽,便感叹春天太短,原来他们离开的时候正是柳树发芽的时候。其实,春天本来就不会因为人们的离去而有长短的变化,人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慨,是因为他们对离别的人产生了深深的怀念之情。

王建的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是却写得委婉细腻、情真意切。他善于运用细节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