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津渔火照江城,城下滩声彻夜鸣。
寒笛莫吹杨柳曲,故园回首不胜情。

【注释】

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壁津:在江边崖壁上凿成的渡口,为古时交通要道。渔火:渔船上点着的灯火。城:指嘉定府。滩声:水涨时拍击崖壁发出的声音。杨柳曲:指《杨柳枝》曲。杨柳枝:唐时教坊曲名,本为舞曲或歌曲。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思归的诗。嘉州,今属四川,是作者贬谪的地方。诗人因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

“壁津渔火照江城,城下滩声彻夜鸣。”首句写江边景色。嘉定(即嘉州)的江边,有一处壁津渡口。壁津,是古代船只在险要的岸边停靠、靠岸的地方,也是行人歇脚、过河的地方,所以这里叫壁津渡口。渔人夜晚收拢鱼网,把船停泊在壁津渡口旁的江边,借着灯光,照亮了江城的夜色。城下的江滩,由于涨潮时拍打得厉害,发出阵阵声响,此起彼伏。这一句写壁津渡口的夜景,用一个“照”字,把诗人所见的江城的夜景写得十分真切动人。“城下”二字点出地点,使全句有了落脚之地。“滩声”二字,又使读者联想到江水的流动和江滩的地势。这两句写出了夜宿江滨时的江城夜景,也烘托出诗人的心情:他既想观赏江城的夜景,又不愿在江滨过夜。

“寒笛莫吹杨柳曲,故园回首不胜情。”“寒笛”,即凄切地吹奏笛子,多形容悲伤凄凉的乐曲。“杨柳曲”,泛言笛曲,杨柳曲,即柳枝词。《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折杨柳歌辞》说:“垂杨拂绿水,又是春留客。……折柳与君别,送君不盈尺。”这里以《杨柳枝》曲代指笛曲,是说自己不想听那令人伤感的曲子。“杨柳曲”,即柳枝词,是乐府旧题。相传汉武帝时,李延年曾为此词配曲,后遂盛行于民间。“故园”,即家乡。回头:回头看故乡。这二句的意思是:吹奏悲凉的笛曲吧!不要去吹那使人伤感的《杨柳枝曲》;我一想起家乡就会忍不住伤心起来。从这二句诗中,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思乡之情。

【评解】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嘉州(今四川乐山)过夜时的情景。嘉州,今属四川,是作者被贬的地方。作者因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写江边景色。嘉定(今属四川,即嘉州),是作者被贬的地方。江边有一处壁津渡口。诗人夜晚收拢鱼网,把船停泊在嘉州的壁津渡口旁的江边,借着灯光,照亮了嘉州的夜色。嘉州的江滩,由于涨潮时拍打得厉害,发出阵阵声响,此起彼伏。这一联写夜宿嘉州江边的景色,用一个“照”字,把嘉州的江城的夜景写得十分真切动人。“城下”二字点出地点,使全句有了落脚之地。“滩声”二字,又使读者联想到江水的流动和江滩的地势。这两句写夜宿嘉州的江滨时的江城夜景,也烘托出诗人的心情:他既想观赏嘉州夜幕下的江城景色,又不愿在嘉州过夜。

颔联写自己心情。“寒笛莫吹杨柳曲”,是说自己不想听那令人伤感的笛曲。“杨柳曲”,即《杨柳枝》曲。相传汉武帝时,李延年曾为此词配曲,后遂盛行于民间。“杨柳曲”,即柳枝词,是乐府旧题。这两句的意思是:吹奏悲凉的笛曲吧!不要去吹那使人伤感的《杨柳枝曲》;我一想起家乡就会忍不住伤心起来。从这二句诗中,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思乡之情。

尾联写对家乡的回忆和思念之情。“故园回首不胜情”,是说自己一看到家乡就忍不住伤心起来。这二句的意思是:一想起家乡就会忍不住伤心起来。这二句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