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池上逢钱郎,青云为衣白霓裳。
手持宝月金仙偈,口诵明星玉女章。
自言五华峰头住,梦游玄圃樊桐路。
御风学雾两无心,惟爱月华笼海树。
少年名姓悬月中,老去犹充修月户。
月里仙人宋无忌,持斧吴刚作仙使。
下界爱月升高丘,步虚一声龙白头。
何如放舟卧明月,仰看银河天倒流。
乘鸾翳凤过北斗,照景煌煌酌天酒。
玉兔为脯桂作薪,笑携吴宋两仙人。
老蟾踏翻醉不醒,嫦娥起舞榆花春。

【注释】

昆明池: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汉武帝时曾建昆明池以备游猎。为钱郎:指唐代诗人张祜(字可久)。青云:“衣”是动词,“裳”是名词。

金仙偈:即《金仙偈》,相传唐人张祜作。口诵明星玉女章:相传唐人张祜曾作《明皇与玉真大师手疏》诗。五华峰:华山的一个峰名。玄圃:传说中的帝王的宫苑。樊桐路:神话中黄帝所乘之车的路。御风:传说中仙人能御风而行。两无心:指无欲无求。月华:指月光。笼:笼罩、覆盖。海树:海中的树木。

修月户:指修炼月宫的人。宋无忌:传说中的月宫仙人。持斧吴刚:指砍伐桂树的吴刚。仙使:指月宫中的神使。下界:人间。升丘:升天。步虚声:道教中一种吹笙奏乐的声音,据说能招引神灵。龙白头:指龙王,也暗指月中的神仙。乘鸾翳凤:指驾着鸾凤飞腾。北斗:北斗星。照景:照耀景物。

玉兔:月中的兔子,传说月中有桂树,月兔就栖息于上。玉兔为脯桂作薪:用月中的桂树做食物,用月兔的毛作为柴烧。笑携吴宋两仙人:指带着吴刚和嫦娥两位仙人。老蟾(chán蝉):指月中的蟾蜍。踏翻:踩翻。醉不醒:喝醉了酒不醒人事。榆花春:指榆树下的花开花落,暗示春天的到来。

【赏析】

此诗为酬唱之作。酬唱诗是古代文人之间相互唱和的诗歌。这种诗歌形式有其独特的魅力,它既表现了作者对酬答对象的敬意,又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这首诗就是一首酬唱之作,诗人张祜和钱节夫互相唱和,共同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之情。

第一首诗写钱节夫的外貌和神采,以及他与月亮的关系。开头两句“昆明池上逢钱郎,青云为衣白霓裳”,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钱节夫身着青云般的衣服,头戴白霓裳的帽子,显得十分潇洒飘逸。第三句“手持宝月金仙偈,口诵明星玉女章”,则是进一步描绘了钱节夫的行为举止,他手持宝月仙偈,口中朗诵明星玉女之章,显得十分虔诚而神圣。第四句“自言五华峰头住,梦游玄圃樊桐路”,则进一步描绘了钱节夫的身份地位,他是居住在五华峰上的仙人,曾经梦游过玄圃的樊桐之路。第五句“御风学雾两无心,惟爱月华笼海树”,则进一步描绘了钱节夫的生活状态,他御风而行,学雾而行,却无心于此,只喜欢月华笼罩海树的美丽景象。第六句“少年名姓悬月中,老去犹充修月户”,则进一步描绘了钱节夫的经历和心态,他在年轻时就已经拥有了月中的名字,而到了老年仍然能够担任修月的重任。

第二首诗写张祜对钱节夫的赞美之情。开头两句“月里仙人宋无忌,持斧吴刚作仙使”,则是直接赞美钱节夫的身份地位,他是月里的仙人宋无忌,曾经被吴刚作为仙使使用过。中间两句“下界爱月升高丘,步虚一声龙白头”,则是进一步描绘了钱节夫的生活状态,他喜爱月亮,常常在高丘之上欣赏月亮的美。最后两句“何如放舟卧明月,仰看银河天倒流”,则是进一步赞美了钱节夫的心态和生活情趣,不如放下船桨躺在明亮的月光下,仰望天空,仿佛银河都在倒流一般。

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通过对钱节夫外貌、神采、行为举止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他与月亮之间的深厚关系。同时,也表达了张祜对金钱节夫的敬仰之情。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月亮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