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花已红,楚水波新绿。两两浣沙人,照影斗妆束。
笑问《竹枝词》,何如《采莲曲》。
诗句“笑问《竹枝词》,何如《采莲曲》”出自明朝著名文学家杨慎的《楚江曲》。该诗通过描述一位女子在荷塘中与意中人相遇的情景,展现了一幅清新美丽的江南水乡图。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诗歌原文:
巫山花已红,楚水波新绿。
两两浣沙人,照影斗妆束。
笑问《竹枝词》,何如《采莲曲》。译文与注释:
- 译文:巫山上的花朵已经染上了红色,清澈的楚水波光粼粼泛着新绿色。两位两位穿着白色衣裳的女子在湖边洗涤,她们的身影在水中相互映照,如同在化妆一样。她们笑着问我,《竹枝词》和《采莲曲》哪个更好?
-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地区特有的自然风光和生活场景。其中,“两两浣沙人”指的是两位女子一同在湖中洗衣的场景,这里的“浣沙”指的是洗衣服的动作,而“斗妆束”则形象地描绘了她们在洗衣时互相比美、化妆的样子。“笑问《竹枝词》,何如《采莲曲》”则是对话的形式,表达了女子对这两种不同风格歌曲的好奇和比较。
- 关键词解析:
- “楚江曲”:这是诗人杨慎对这首诗的命名,也反映了他的创作背景和情感寄托。
- “花已红”与“水波新绿”:这些生动的自然景物描绘,不仅增强了画面感,还为整首诗增添了浓厚的诗意。
- “浣沙人”与“斗妆束”:这两个短语生动地描绘了两位女子在自然环境中的活动,以及她们之间的互动,展现了一种和谐的生活状态。
- “笑问”与“何如”:这些词不仅增加了对话的趣味性,也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诗中的情感和意境。同时,这也体现了古代诗词中常见的问答形式,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活情趣的一种展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