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妃睡起冷金沙,弓鞋半脱双鸾斜。
越罗袜衬齐纨素,彩霞摇裔香生步。
旱路金蕖白日娥,芝田洛浦凌微波。
曳霜回雪下平地,琉璃滑泽春云腻。
花松玉软娇无力,天公一笑生春色。
宝兰困倚殢𨃞跚,小玉双成扶不得。
起来翘翠踏方尘,妆台搦镜重梳匀。
人间绝世谁相并,月钩下斗缃钩新。
【注释】
舞姬(zhī):指歌妓。脱鞋:指解下鞋子,换穿舞鞋。题画(tiě):给画上题词。潘妃:即杨贵妃。睡起冷金沙:杨贵妃睡觉醒来时,发现床铺上的黄金丝被已冷了,所以用脚蹬开。弓鞋:一种形似弓的鞋子。半脱双鸾斜:半解双鸾鞋,斜着穿。双鸾,指鞋头装饰成双鸾鸟形状的金钗。越罗袜、齐纨素:指越罗和薄纱做的袜子,颜色浅白。彩霞摇裔香生步:指穿着袜子在走路时,脚边飘动着五彩云霞般的轻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旱路金蕖(qú)白日娥:旱路上金黄色的荷花,白日下的美女。芝田洛浦凌波水:指洛水之滨。芝田,指神仙居所,洛水,指汉魏时期洛河,因洛神仙女而得名。凌波,水面微风拂动,波纹微微。曳霜回雪下平地:形容女子走路姿态轻盈优美,像踏在霜雪中一样。琉璃滑泽春云腻:形容女子肌肤光洁润泽,像春天的云彩那样细腻柔和。花松玉软娇无力:形容女子娇柔美丽,像松树一样挺拔,像美玉一样温润。天公一笑生春色:指男子一见女子就喜笑颜开,顿时觉得世界充满了美好色彩。宝兰困倚殢𨃞跚(chuǎn):形容女子娇弱无力的样子。宝兰,指古代妇女的发饰。困倚,依偎。殢(yì)𨃞,病弱的样子。小玉双成扶不得:小玉,指杨玉环。双成,指她的侍女。扶不得,指侍女想扶着她却做不到。起来翘翠踏方尘:指起身后,踩在碧绿的草皮上,发出沙沙的声音。翘翠,形容青草翠绿。翘,抬起。方尘,方格状的尘土。妆台搦(niū)镜重梳匀:指拿起镜子梳妆打扮。搦,用手指捏住或捧持的意思。
【赏析】
这首宫怨诗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中一个插曲。诗人以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杨贵妃的容态和服饰,并抒发了她对君王的忠贞和爱情的执着。全篇语言华丽,意境幽美,情感丰富而缠绵。
首句“舞姬脱鞋歌题画”,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舞女脱下鞋来唱歌,为画像题诗。画面中的舞女轻盈飘逸,歌声婉转悦耳,仿佛能从画中传来。这一句既表现了舞女的多才多艺,又暗示了宫中生活的种种艰辛和无奈。
诗人描述了杨贵妃的生活场景:“潘妃睡起冷金沙,弓鞋半脱双鸾斜。”这里,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杨贵妃的美貌和高贵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她睡醒后,发现床上的黄金丝被已经冷却,于是便解下鞋子更换成舞鞋。此时,她正半脱双鸾鞋,斜插在耳边。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杨贵妃的生活琐事,也反映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诗人转向杨贵妃的形象塑造:“越罗袜衬齐纨素,彩霞摇裔香生步。”这里,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意象,将杨贵妃的婀娜多姿和高贵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她穿着越罗袜,衬着薄纱做的袜子,颜色浅白如云朵般轻柔。她的脚边飘动着五彩云霞般的轻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每一步走动都显得如此优雅,如此动人。
诗人转向杨贵妃的情感表达:“旱路金蕖白日娥,芝田洛水凌波水。”这里,诗人通过巧妙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杨贵妃对爱情的渴望和执着。旱路上金黄色的荷花如同白日下的美女般美丽动人,芝田洛水则如凌波仙子般轻盈优雅。这些自然景观都成为了杨贵妃爱情的象征和寄托。
诗人转向杨贵妃的情感表达:“曳霜回雪下平地,琉璃滑泽春云腻。”这里,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杨贵妃的美丽和柔韧。她走路时仿佛踩在霜雪之上,步履轻盈;肌肤光洁润泽,像春天的云彩那样细腻柔和。这些形象生动的描述不仅展现了杨贵妃的美艳动人,也暗示了她内心的柔情似水和坚韧不屈。
诗人转向杨贵妃的情感表达:“花松玉软娇无力,天公一笑生春色。”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写法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杨贵妃对君王的忠贞和爱情的执着。她娇柔美丽,像松树一样挺拔,像美玉一样温润;即使身处逆境,依然能够展现出惊人的韧性和魅力。这一形象不仅展现了杨贵妃的美貌和气质,也揭示了她在困境中所表现出的坚韧和毅力。同时,诗人还通过“天公一笑”这一典故,表达了他对君王的爱恋和忠诚。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杨贵妃的美貌和气质,同时也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忠贞。整首诗情感丰富而深沉,意境幽美而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