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下杜鹃啼,乌臼树头乌臼栖。
不待鸣鸡度关去,梦中征马尚闻嘶。
【注释】
征人早行图:即《早发白帝城》。白帝,今重庆市奉节县。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从安西入居延,曾由甘肃沿黄河、渭河西上,经长安,出散关,抵四川。诗中描绘的便是这一旅途情景。
杜鹃花下杜鹃啼,乌臼树头乌臼栖。
不待鸣鸡度关去,梦中征马尚闻嘶。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诗写一个早起的征人,在黎明前赶路的情景。“杜鹃啼”,是说天还未亮时,杜鹃鸟已在枝头哀叫不已了。“乌臼”是一种树名。这两句以鸟声衬托环境的清幽和寂静,为下面的内容作了很好的铺垫。
“不待鸣鸡过雁去,”句意为不必等到公鸡报晓,大雁飞过时就出发。“梦中”二字用得十分妙,它既暗示了行者之急迫,也渲染了环境的静谧,同时还有梦境与现实相互映照的作用。“梦中”二字,更突出了征人的思乡之情。
“征马犹嘶北风里”(唐·李白《早发白帝城》),此句承上启下,自然过渡到下句。这里,诗人想象自己身在北风呼啸之中,那征马还在嘶叫着前行的景象。
每句七个字,共三十二个字,语言简练而形象鲜明;结构紧凑,首尾呼应;意境优美,韵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