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边宁谧近如何,魏阙心悬倚钓蓑。
佐理自惭匡济少,归耕仍沐宠光多。
洵如保泰先桑土,岂乏怀奇待网罗。
万里拜瞻颜咫尺,凤梧欣听矢卷阿。

【注释】

老父庚午以百龄钦蒙存问:老父即作者自称,庚午是天顺六年(1460),作者当时已经一百岁高龄了。钦蒙存问,指皇帝赐宴慰问,这是皇帝对作者的恩宠。余已卯复滥天恩:作者自谦说自己在天顺六年(1460)又受到皇帝的恩宠,故称“复”。恭纪:恭敬地记录。

中边宁谧:中原和边境安宁。近如何:近来的情况怎样?魏阙:古代宫门两侧建有楼观,称阙。这里用阙代皇宫,表示朝廷。心悬倚钓蓑:心里悬挂着垂钓的蓑衣。倚:靠。

佐理自惭匡济少:辅佐治理,自感才能不足。匡济:辅助国家。少:不够。归耕仍沐宠光多:回归田园,享受皇上的恩典。

洵如保泰先桑土:确实像保护国家一样保护桑梓之地,桑土:指家乡,也泛指乡土,桑树的根在土中。先桑土:比喻为国尽忠,像桑树之根一样扎根于国家。岂乏怀奇待网罗:难道没有心怀奇才等待机会施展的人吗?网罗:指网罗人才。

万里拜瞻颜咫尺:在万里之外也能看到皇帝的容颜,咫尺:很近的意思。凤梧欣听矢卷阿:听到皇帝的御音而感到欢欣鼓舞,矢:箭,古乐章名,《卷阿》是其中的一章。卷阿:曲调名。这里是说听到皇帝的御音而感到欢快。

【赏析】

这首诗是天顺六年(1460)春,年满百岁的诗人回乡途中所作。他回顾自己一生的经历,感慨万千,遂写下这首七律。诗的前四句写诗人晚年生活安逸、心情舒畅;后四句抒发诗人感激皇恩的心情。全诗表达了诗人热爱故乡、怀念皇帝、渴望重登仕途的复杂感情,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与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