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倚云林第几峰,霜天如水蘸芙蓉。萧骚畅饮偏宜月,慷慨舒怀共听松。
阃外只今须燕颔,师中何日静狼烽。凭君素抱匡时略。
借箸樽前意转浓。

【注释】

暮:傍晚,日落时分。云林第:即指云林寺,位于苏州西郊虎丘山。萧骚:凄凉悲凉。慷慨:豪放不羁。阃:同“阃”门。师中:军事上处于重要关头的时候。匡时:挽救国家危难。素抱:本来怀抱,原指本心或志向。

【译诗】

傍晚时分,我倚靠于云林寺的山峰之巅;霜天如水,轻轻洒落在芙蓉花上。月色凄清,我们畅饮畅谈;松涛阵阵,我们抒发豪情。

如今疆场只须勇猛如燕颔虎的将士,何日能平息狼烟烽火?望君以匡扶时局、平定天下为怀。

【赏析】

这首《次和区几蘧大参席上之作》,是作者在云林寺与友人饮酒作诗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秋夜宴饮图,诗人以豪放洒脱之笔,抒写了胸中激荡不已的壮志豪情。全诗风格爽朗,语言流畅,意境高远,堪称咏怀绝调。

首句“暮倚云林第几峰”,写诗人傍晚时分站在云林寺的山巅,这里用“第几峰”代指云林寺,表现诗人凭栏远眺,极目天际,感叹世事沧桑,感慨万千。

第二句“霜天如水蘸芙蓉”,描绘了晚秋时分,霜气笼罩着大地,宛如一湖春水轻轻拍打着芙蓉花的景象。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霜气比作流水,将芙蓉花比作荷叶,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秋天的景色。

三、四句“萧骚畅饮偏宜月,慷慨舒怀共听松”,则是写酒宴上的热烈场面。诗人畅饮美酒,畅所欲言,与知己好友一同欣赏明月,聆听松涛之声,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五、六句“阃外只今须燕颔,师中何日静狼烽”,则是写边疆战事。作者认为当前边陲之危,非勇猛之士不能挽狂澜于既倒,希望有识之士能够奋发图强,共同保卫祖国的疆域安宁。

七、八句“凭君素抱匡时略,借箸樽前意转浓”,则是写诗人对朋友的期许和劝勉。希望朋友以匡扶社稷、安定天下为己任,发挥自己的才干,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整首诗以豪放洒脱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使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