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公为吏部,纶命列清卿。
世以文章著,官□礼乐名。
白云秋日思,芳草故园情。
春望能相忆,宫莺雨后声。

【赏析】

《春望》一诗是杜甫在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春天写的。当时安史之乱虽已结束,但战争创伤尚未愈合,国家仍很虚弱和动荡不安,诗人对前途深感忧虑,因而写下了这首忧国伤时、感情真挚的名篇。

首联:山公为吏部,纶命列清卿。

“吏部”指尚书省吏部曹,是掌管官吏任免、考核等事务的部门;“纶命”则指皇帝的命令或诏令。“纶”即丝带,古代用作系结文书用的细长丝带。这里借指皇帝的圣旨,表示文选许石城升南太常少卿之任的命令。

颔联:世以文章著,官□礼乐名。

“世以”是说社会上流传着;“以”同“传”。 “文章”指文采才华,是杜甫自谦之词。“礼乐”泛指音乐与礼仪制度,是许石城所擅长的。杜甫在这里谦虚地表示自己虽然也有一点才学,但并不怎么突出,而许石城则在这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是个有名的人才。

颈联:白云秋日思,芳草故园情。

“秋日”指秋季天凉时节,此时诗人正处在长安,看到秋天的白云,不免思念故乡的青山绿水;“芳草”指生长得很茂盛的青草,这里用来比喻故乡的美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战乱中流落他乡,怀念故乡之情。

尾联:春望能相忆,宫莺雨后声。

“春望”指春天的盼望。这句的意思是说,希望春天来临时能见到家乡的景象。“宫莺”,即黄鹂,这里用来代称春天的鸣叫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时家乡的美好景色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