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旌旆逢春色,遥望秦关出凤城。
献纳久司青琐客,乞归应系白云情。
悬知百岁为忠孝,愿以一心答圣明。
何幸及门芳草细,君家元自有蓬瀛。

诗句释义

1 “悠悠旌旆逢春色,遥望秦关出凤城”:这句诗描述的是诗人在春天的时候,看到飘扬的旗帜和队伍经过,心中对远方的秦关(指长安)充满向往。

  • “悠悠旌旆”:形容旗帜飘扬的样子,给人一种远行和出征的感觉。
  • “逢春色”:春天的景象,意味着生机盎然。
  • “遥望”:远看,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或故乡的思念之情。
  • “秦关出凤城”:秦关即秦朝时的关隘,这里比喻为长安,是古代帝王的都城所在地。
  1. “献纳久司青琐客,乞归应系白云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担任朝廷中的重要职位,但内心却向往归隐的愿望。
  • “献纳”:贡献意见,此处可能指的是向皇帝进言或提出建议。
  • “久司青琐客”:长期担任官职,管理国家事务。
  • “乞归”:请求退休或辞官归家。
  • “应系白云情”:应该是与白云有关的情感,可能是指渴望自由、超脱尘世的想法。
  1. “悬知百岁为忠孝,愿以一心答圣明”:此句体现了诗人对忠诚和孝道的坚守,并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家尽忠尽力的愿望。
  • “悬知”:预料,知道。
  • “百岁为忠孝”:希望自己能活到一百岁,始终保持忠诚和孝顺的品质。
  • “愿以一心答圣明”:希望用一颗忠诚的心来回报皇上的智慧和恩赐。
  1. “何幸及门芳草细,君家元自有蓬瀛”:这句反映了诗人对美好家园的向往和赞美。
  • “及门芳草细”:幸运地能够来到这样美丽的庭院,门前生长着嫩绿的芳草。
  • “君家元自有蓬瀛”:你的家自然有仙山仙境一般的地方。这里的“蓬瀛”通常用来比喻理想中的美好生活或地方,如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

译文与赏析

赠给矢田王谏议归养,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归乡生活的祝福与期望的诗歌。诗中充满了对远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友人归来后生活的美好期待。

诗的前两行描绘了一幅壮阔的画面,诗人站在旌旗飘扬的队伍中,远望着秦关外的风景。这既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寂与对远方的向往。第三行则转入了主题,诗人表达了自己长久以来在朝廷中服务,但却心向往归的愿望。这里的“献纳”、“青琐客”和“乞归”等词汇,都透露出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无奈与疲惫。

诗人转向个人的情感世界,第四行展现了他对忠诚与孝道的坚持,第五行则表达了他愿意为国家尽忠尽责的决心。这两行诗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品质,也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期许。

最后两句诗则是诗人对友人归乡生活的祝愿与赞赏。诗人通过“何幸及门芳草细”,传达了他对友人归家的喜悦和欢迎之情;而“君家元自有蓬瀛”则表达了他对于友人家乡的赞美与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朋友家中那片仙境般的美好景象。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展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眷恋。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忠诚、孝道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领略到了他作为文人士大夫所特有的品格与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