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迹圜扉八载馀,安危不必问何如。
江淹思苦还能赋,司马愁深尚著书。
风度秋声闻络纬,雨催凉思入郊墟。
兴来偶向檐前坐,满目闲云自卷舒。
【注释】
屏迹:隐居。
圜扉:圆门,宫门前的门。八载馀:八年有余。
安危:指国家政治的安定与危险。
司马愁深:司马相如(字长卿),西汉辞赋家,以文赋见称。他因生活贫困而发愁,经常写诗作文来发泄愁闷。着书:著书立说。
风度:指风度才华。
络纬:即蟋蟀,又名蛩,一种昆虫。
郊墟:郊外的村庄。
兴来:兴致勃勃地,形容心情愉快时。檐前坐:坐在屋檐下,这里指闲居无事。
卷舒:指云彩随风舒展或收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全诗通过对隐居生活中所见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起句“屏迹圜扉八载馀”,是说隐居已近十年,隐居之地是宫门圆门之内的庭院,四周环绕着高大坚固的围墙,十分安静,远离尘世喧嚣。这两句点明隐居的时间和地点。接着写隐居生活中的感受与心境,“安危不必问何如”,表明隐居者不关心国家大事,也不为名利所动。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怀,令人肃然起敬。
接下来四句,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环境、情趣以及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心态和情感。江淹有思苦还能赋,司马相如(字长卿)有愁深尚著书,都是古代文人骚客常有的情怀。然而,这些文人骚客在隐居生活中却能够保持一颗淡泊名利的心,不为世俗所困扰,不为名利所迷惑,真是难能可贵啊。他们能够像秋天的风声一样,听到蟋蟀的叫声;像雨声一样,感受到郊外村庄的清凉气息。这两句诗既描绘了诗人的隐居生活情趣,又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深深眷恋和热爱之情。
最后两句“兴来偶向檐前坐,满目闲云自卷舒”,是说诗人心情舒畅时,常常坐在屋檐下,欣赏着周围景色的变化。云彩随风舒展或收拢,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陶醉其中。这里的“闲云”既指云彩,也暗示了诗人的心境。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隐居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这首诗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具有很强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