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灿桃李花,离离松与柏。
肖形居两间,所志将安适。
岂不乐华妍,民彝有常则。
疏越縆朱弦,椫杓不采饰。
遐哉圣贤心,敛衽三叹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杂诗九首》中的一首。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释义、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的注释,以及最后的赏析:

一、释义与译文:

  1. “灿灿桃李花”:灿烂的桃花和李花在春天盛开。

  2. “离离松与柏”:稀疏的松树和柏树在春天生长。

  3. “肖形居两间”:这些树木像人一样居住在两棵树之间。

  4. “所志将安适”:他们的志向在哪里能找到安身的地方?

  5. “岂不乐华妍”:它们为何不欣赏自己的美丽?

  6. “民彝有常则”:人们的行为准则是有固定的规范和标准的。

  7. “疏越縆朱弦”:虽然他们喜欢美丽的外表(朱弦),但他们并不追求名利。

  8. “椫杓不采饰”:即使他们想要装饰自己(椫杓),也不需要过分修饰。

  9. “遐哉圣贤心”:那些伟大的圣人和贤者的内心世界是如此深远和高远。

  10. “敛衽三叹息”:他们深深叹息并收起衣领,表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二、注释:

  • “灿灿桃李花”:形容桃花、李花色彩鲜艳,如同灿烂的宝石一般。

  • “离离松与柏”:描述松树和柏树排列整齐,如士兵列队一般。

  • “肖形居两间”:这些树木像人类一样居住在两棵树之间,比喻他们的存在就像自然界的一部分。

  • “所志将安适”:他们的志向在哪里可以找到安宁和舒适的地方?这可能暗示了作者对这些树木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 “岂不乐华妍”:难道它们只注重外在的美丽吗?这里表达了一种质疑,认为树木应该追求内在的美。

  • “民彝有常则”:人们的行为准则是有固定的规范和标准的;这里的“彝”指的是道德规范或行为准则。

  • “疏越縆朱弦”:虽然他们喜欢美丽的外表(朱弦),但他们并不追求名利;这里的“縆朱弦”指的是琴上的红弦,象征着华丽的外表和装饰。

  • “椫杓不采饰”:即使他们想要装饰自己(椫杓),也不需要过分修饰;这里的“椫杓”指的是乐器上的拨子,象征着装饰和炫耀。

  • “遐哉圣贤心”:那些伟大的圣人和贤者的内心世界是如此深远和高远;这里的“遐哉”表达了对圣人和贤者深深的敬仰。

  • “敛衽三叹息”:他们深深叹息并收起衣领,表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三、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比桃李花的美丽与松柏的坚韧,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同时,诗人也借对树木的命运的感叹,表达了对社会现实和政治现实的担忧。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富有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