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竞春风,葩叶交相媚。
纷纷绮罗子,日向花间醉。
病柏倚颠崖,颜色苦憔悴。
幽人致深情,滋培不忍弃。
繁华悦人目,宜为世同嗜。
幽人独何心,弃旧德所忌。
三北不为怯,知心良足贵。
易播义所重,遑恤害与利。
悠悠百世间,高风岂云坠。
停云起遐思,良晤何当遂。
安得附冥鸿,致我区区意。
【注释】
感知己:即《感遇》三十八首之一,作者王绩。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的赠诗,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厚情意和对友谊的重视。
桃李争春:比喻朋友相互间的关系密切。葩叶交相媚:形容花朵互相竞艳,喻指友情互相欣赏。
纷纷绮罗子:形容女子打扮华丽,像绮罗一样鲜艳。日向花间醉:意思是说她们在花丛中沉醉不已。
病柏倚颠崖:用病中的柏树来比喻自己的孤独和寂寞。颜色苦憔悴:形容自己的身体消瘦衰弱,面容憔悴。
幽人致深情:幽居的人深有感情。滋培不忍弃:不忍心放弃对朋友的感情。
繁华悦人目:形容世间的繁华景象让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宜为世同嗜:应该成为世人共同喜爱的东西。
幽人独何心:幽居的人有什么心思呢?弃旧德所忌:抛弃了旧有的道德观念。
三北不为怯:不畏惧严寒,因为三北指的是北方地区,而诗人不畏寒冷。知心良足贵:知己之情是很宝贵的。
易播义所重:容易得到的道理很重要。遑恤害与利:不考虑损害和利益。
悠悠百世间:漫长的人生岁月。高风岂云坠:高尚的品德不应该被埋没。
停云起遐思:停下云彩,引起我的遐想。良晤何当遂:希望能够见面。
安得附冥鸿:希望能够像大雁那样飞向天空。致我区区意:表达我的一片心意。
【赏析】
王绩(约597年-644年),字无功,绛州龙门县(今山西河津市)人,隋末唐初文学家。他出身仕族家庭,但早年家境破败,曾随兄到东都洛阳,一度依于杨侗。后又隐于汾阳别墅,以著述自娱。隋炀帝大业末年,曾参与李密起义军,后归李密。李密失败后,王绩亡匿民间,隐居以终。王绩工古文,尤善山水田园诗。他的诗文多写山林闲适的生活,内容多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美隽永。其诗歌题材较狭窄,风格平淡,不事雕琢,语言质朴洗炼。《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集十卷,已散佚。《全唐诗》存其诗四卷。《感遇》是他现存诗作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共四十句,分为八组诗句。第一组“桃李竞春风”,第二组“葩叶交相媚”,第三组“纷纷绮罗子”,第四组“日向花间醉”,第五组“病柏倚颠崖”,第六组“颜色苦憔悴”,第七组“幽人致深情”,第八组“三北不为怯”,最后一组“易播义所重”。
这首诗以桃花、梨花和梅花等花卉为题来写景抒怀,通过描写桃花、梨花和梅花的艳丽和傲立不倒的姿态,来表现诗人的高尚品质和坚强意志。全诗以“感知己”为中心,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真挚情谊,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重视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