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云回首意如何,杨子江头一棹过。
老去多情怜水石,闲来开眼看风波。
门墙旧侣雕应尽,灯火通宵话转多。
更约扁舟和月宿,荻花深处听渔歌。

【注释】

希大司马:指韩緕,字希文,北宋人,曾任大司马。扈驾:随皇帝出行。至淮安:来到淮安。便道:顺便经过的路,指从徐州、泗州到淮安的陆路。石淙精舍:在今河南固始县南。精,精美;舍,房屋。口占一首:即兴写成一首诗。

【译文】

我停下云儿回首望去意如何,杨子江头一棹过。

年老多情怜惜水石,闲来开眼看风波。

门墙旧侣雕应尽,灯火通宵话转多。

更约扁舟和月宿,荻花深处听渔歌。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扈从宋神宗巡幸途中,在淮安停留时,与韩緕相遇,并留宿一夜的情景。

诗的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停云回首意如何”。首句“停云”,即停驻的白云,这里代指随皇帝出行的侍从们。“回首”二句说这些侍从们已经离去了,而自己却还站在杨子江头的岸边,心中感慨万千。“杨子江”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因古杨州(今江苏扬州市)而得名。诗人在这里用一个“过”字,表明自己是在杨子江头稍事停留之后才来到这里,而不是直接由徐州或泗州来此。这一句中的“一棹过”,说明自己只是暂时停歇,没有久留。

诗的第二部分为“老去多情怜水石”。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仍然对自然景物充满了感情,尤其是对水边的石头更是喜爱。因为石头可以供人欣赏,也可以让人产生联想,如《世说新语·言语》中就有王右军得石壁《黄庭经》故事。“水石”二句,意思是说,自己现在年纪大了,对周围的环境也更加敏感,能够发现别人所不能觉察的美,从而产生一种怜惜之情。这里的“多情”,并不是指自己感情丰富,而是形容自己的心境,像水边的石头一样宁静而多情。

诗的第三部分为“闲来开眼看风波”。“闲”字是关键词,它不仅表示时间上的闲暇,更表示心情上的悠闲,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世事的超脱态度。在诗人看来,世间的风波变幻,如同水面上的浪花一样,是难以把握的,只有静静地观察才能看清其中的真相。这里的“看”字,既表示观察,也表示领悟。

诗的第四部分为“门墙旧侣雕应尽”,“门墙”一词出自《论语·季氏》:“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朋友和门生。“雕”字是动词,表示雕刻,也有刻画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随着岁月的流逝,那些曾经在一起学习过的老朋友都离开了人世,只剩下一些刻有他们肖像的门额和墙壁而已。这里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有对朋友离去的哀伤。

诗的第五部分为“灯火通宵话转多”。这里的“话”字是动词,表示交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作者与韩緕一起坐在灯下畅谈着各自的生活和经历,谈论的话题很多。这里的“转多”二句是说,由于长时间的交谈,话题变得越来越多。这也反映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诗的第六部分为“更约扁舟和月宿”。这里的“扁舟”是指小船,“和月宿”则是一种传统的旅行方式,即乘坐小船在月光下住宿。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作者与韩緕约定再次一起乘船在月光下住宿,继续他们的友情。这里的“更约”二字,既表示再次约定,也表示珍惜这次难得的相聚机会。

诗的最后两句为“荻花深处听渔歌”。这里的“荻花”是指一种生长在河滩上的植物,其茎叶细长而有韧性,因此被用来制作蓑衣和帽子等物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芦苇丛生的河边,作者和韩緕一边听着渔民唱着渔歌,一边欣赏着美丽的风景。这里的“荻花深处”四字,既描绘了场景的美丽,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这也体现了作者与韩緕之间的默契和默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