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风尘帝顾多,老臣承诏出岩阿。
便宜欲上赵充国,矍铄还非马伏波。
十乘戎行新节钺,三边精采旧关河。
极知君命如山重,感激浑忘两鬓皤。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的理解和背诵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考生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麾、旄、羌、戎、烽、柝、河、知、之。
【答案】
西北风尘帝顾多,老臣承诏出岩阿。便宜欲上赵充国,矍铄还非马伏波。十乘戎行新节钺,三边精采旧关河。极知君命如山重,感激浑忘两鬓皤。
西北风尘帝顾多,老臣承诏出岩阿。
便宜欲上赵充国,矍铄还非马伏波。
十乘戎行新节钺,三边精采旧关河。
极知君命如山重,感激浑忘两鬓皤。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的理解和背诵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考生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麾、旄、羌、戎、烽、柝、河、知、之。
【答案】
西北风尘帝顾多,老臣承诏出岩阿。便宜欲上赵充国,矍铄还非马伏波。十乘戎行新节钺,三边精采旧关河。极知君命如山重,感激浑忘两鬓皤。
【注释】 出连云栈:从连云栈出山后,就进入四川境内了。蜀道指四川一带的山路,秦关指陕西一带的关口,这两句是说出了连云栈就是进入了蜀地了。 鸡头关下石杈牙:鸡头关在今四川江油县北。石杈牙:石崖上的石齿或石峰。 傍险凭高此驻车:靠着险峻的山岭,倚靠在高处停下来。 一水萦纡通汉沔:一条小河流曲折蜿蜒,通向汉水和沔水。萦纡:曲折回旋的样子。汉沔:指汉水和沔水,均发源于陕西,流入长江。 万峰回合控褒斜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格式要求: 1. 输出诗句:每句诗后紧跟其对应的译文。 2. 注释需要简洁明了地解释关键词,便于读者理解。 3. 赏析部分提供对整首诗的理解,包括主题思想、艺术特点、情感表达等,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欣赏诗歌。 现在我们开始逐句解析这首诗: 第一句: - 余兴尚崔巍,盘旋去却回。 - “余兴”指未尽的乐趣或兴致。“崔巍”是形容山势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善权洞的景色壮丽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赏析诗句是古诗文阅读的高频考点,要求考生不仅要了解诗文内容还要掌握一些常用的答题模式。此类题型一般有四类:表达技巧、语言风格、思想感情、结构主题、意境特点。答题时先答出句子的意思,再结合题目要求分析手法和效果;最后指出运用该手法的好处,或者揭示蕴含的情感等。 “簇簇青山隐戍楼”,写景抒情。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边关的图画:在层层叠叠的青山之中,隐约可见戍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描写了金山寺的壮丽景色。 长忆波心寺,能清尘外心。 释义:常常怀念波心寺,能清除世俗之心。 注释:波心寺,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郊太湖中,因寺中有一塔形如浮在水面上的“心”而得名。 赏析:首句以景入诗,描绘出寺庙的位置及其环境,为后文进一步展开作了铺垫。 乾坤自高下,鱼鸟任浮沉。 释义:天地自然有高有低,鱼儿鸟儿任其自由浮沉。 注释:乾坤,指天地。 赏析:颔联两句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游焦山 - 注释:游览焦山。焦,地名,今位于江苏省。 - 译文:我在焦山下游览,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 赏析:首句点明了作者的目的地和活动——游览焦山。通过“游”字,表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为后文的景色描绘和情感表达奠定了基础。 2. 洞口孤云面面生 - 注释:在焦山洞口遇到孤零零的白云,感觉它们仿佛是专门为了等待我来而出现。 - 译文:在焦山洞口
《望岳阳》,张经,望岳阳南望是并州,三十年来两度游。 同学故人今几在,异乡孤客此登楼。 高云绝岛连清汉,落日层城俯碧流。 谁遣王程戒明发,吏情吾已负沧洲。 望岳阳,洞庭水,吞云梦。气象恢宏,波澜壮阔,日月沉浮其中。蜀水横江,楚江流阻,气象吞云梦,波澜彻夏秋。风云开阖,日月自沉浮,欲济者,唯有乾坤倚楼。 张经的《望岳阳》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壮丽的画卷
【注释】 庭树萧萧:指庭院里树木的枝叶飒飒作响。萧萧: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 梦屡惊:梦中惊醒多次。 坐吟食叶春蚕句:坐着吟诵诗句,就像春蚕在咀嚼桑叶一样。 起听空山裂帛声:起身听见空山上的撕裂声。 寒落瓦沟停更响:寒气落在瓦沟里,发出更加响亮的声音。 爽疑天籁静还生:爽朗清冷,让人疑惑是不是天上的仙乐重新响起。 凭谁为续幽兰调:凭谁能为我续写幽兰之曲。 【赏析】 这是一首咏景诗
【注释】 西山:指长安附近的终南山。杂咏:即组诗,这里指《终南杂台》。其二,是第二首诗的编号。 夕阳红树绕平丘:太阳下山了,树林被染成了红色。 极目乾坤万里秋:举目远望,天地间万里都是秋天的景象。 自是闲官堪适兴:自然是一个闲职的官儿能够尽兴地游玩。 不须吾土亦消忧:也用不着担心我家乡会有什么忧愁的事。 幽崖碍日悬青蔓,高阁凭虚瞰碧流:山涧幽谷中,有树木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十分翠绿
重向西湖续旧游,望中山色与云浮。 平桥隔水双溪合,古寺连空万木稠。 醉后纳凉时枕石,兴来寻句或临流。 幽栖仿佛江南□,秪欠渔翁一叶舟。 注释: 1. 重向西湖续旧游:再次来到西湖,续写过去的游历经历。 2. 望中山色与云浮:望着远方的山峰,山色与云雾交织在一起飘渺不定。 3. 平桥隔水双溪合:平坦的桥梁横跨在水面上,两道小溪汇聚在一起流淌。 4. 古寺连空万木稠:古老的寺庙与茂密的树木交相辉映
兴国道中 十日登程九日晴,乡心羁思一时平。 鸟声细逐泉声缓,风力寒欺酒力轻。 马首青山堪入画,路旁幽草问无名。 逢人若话经游乐,剩有篇章为纪行。 注释: - 兴国道中:指作者在从四川返回京城途中经过兴国(今江西)时所作的诗。 - 十日登程九日晴:十天的行程,九天晴朗。 - 乡心羁思一时平:家乡的思念之情一下子平静了下来。 - 鸟声细逐泉声缓:鸟儿的鸣叫声随着泉水的声音慢慢流淌。 -
【注释】 希大司马:指韩緕,字希文,北宋人,曾任大司马。扈驾:随皇帝出行。至淮安:来到淮安。便道:顺便经过的路,指从徐州、泗州到淮安的陆路。石淙精舍:在今河南固始县南。精,精美;舍,房屋。口占一首:即兴写成一首诗。 【译文】 我停下云儿回首望去意如何,杨子江头一棹过。 年老多情怜惜水石,闲来开眼看风波。 门墙旧侣雕应尽,灯火通宵话转多。 更约扁舟和月宿,荻花深处听渔歌。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先皇帝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己政治生涯的无奈与失望。 首联“白头攀望鼎湖弓,犹忆含香侍从同。” 描述了诗人在五月七日先皇帝忌辰之际,白发苍苍地仰望着鼎湖山,回忆起当年与君王共同侍从的日子。鼎湖山位于今湖北十堰市,是古代帝王陵寝所在地,这里指的是唐高宗李治,他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孙子,也是武则天和唐中宗李显的曾祖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在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时所作的一首咏史诗。全诗描绘了凉州的壮丽景色和边防的安定形势,表达了作者对边塞生活的喜爱和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雉堞连云十里城,将臣开府此屯兵。 城墙上的雉堞像云彩一样连接着十里长城,这是将军的府邸,这里驻扎着军队。 山连虎阵千年固,地接龙沙一掌平。 山脉连绵如虎阵般坚固千年不动摇,大地相接就像龙沙那样平坦无垠。
致仕还乡 时光如箭催人老,先后恩荣世间少。 虽然私第保余年,每日心悬侍天表。 注释: 致仕 —— 辞去官职。 还乡 —— 回到家乡。 时光如箭 —— 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先后 —— 指官位或爵位的高低顺序。这里泛指官位。 恩荣 —— 指皇帝的恩宠和封赏。 余年 —— 余生。 私第 —— 指自己的住宅。 天表 —— 指皇帝的命令。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回乡时写的。诗的开头两句“时光如箭催人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出自《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以下是对各句的逐词释义和赏析: 銮舆幸第:皇帝的车驾(帝王出行用的车辆)来到你的宅第(府邸)。銮舆,古代皇帝出行时所乘之车。 车驾亲临茂社堂:皇帝的车驾亲自来到了你的家族的祠堂(茂姓家族的祠堂)前。 玺书高挂耀龙章:皇帝给你的信件(玺书)被高高地悬挂起来,上面写着皇帝对你家族的赞誉。 升平宴罢明良会:在升平(国泰民安)宴会结束后
【注释】 拦门:指在门口拦住人,请他喝酒。劝酒:敬酒。劳:烦。卿:对别人的尊称。再四:再三,多次。金尊:盛酒的器具,这里指酒杯。旋师旅:调回被征召的军队。去暴除残:去除残暴、残害,消除祸患。第一人:第一流的人。赏析:这首词作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当时主战派将领虞允文率军北伐,取得了大捷,收复了许多失地,但因主和派的阻挠,未能彻底消灭敌人。作者通过此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