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初从翠羽招,撚痕粉腻未全消。
此时恰好春三月,与子曾逢廿四桥。
酒半临风看赠佩,花深移月听吹箫。
故园今日犹亲近,解识当年魏与姚。

粤中看牡丹

记忆初遇翠羽招,捻痕粉腻未全消。

春三月中花正好,廿四桥边曾相逢。

译文:

记得初次遇见你,是在你穿着翠羽装束时,那时的你,脸上带着淡淡的红晕,手指轻轻触碰着花瓣,留下了痕迹。那时候的我们,还没有完全熟悉彼此,但那份感觉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

此时正值春天三月,正是花开的季节,我们再次相遇在廿四桥边。那晚的月光特别亮,我看着你在桥上的身影,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你的笑容,你的笑声,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无法忘记。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两人初次相见的美好情景。”记得初从翠羽招”,诗人回忆起初次见到对方的情景,那时的对方还带着羞涩的微笑,如同翠羽一样美丽。”撚痕粉腻未全消”,则描绘了两人手指相触时的微妙感觉,虽然只是一瞬间,但那种感觉却深深地留在了诗人的心中。

“此时恰好春三月”,诗人用”恰好”一词,表达了自己对这段时光的喜爱和珍惜。”与子曾逢廿四桥”,则是诗人对过去的回忆的一种感慨,廿四桥是诗人心中的一个标志,也是他和对方相识的地方,每一次想起,都充满了温暖和回忆。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感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爱情的美好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