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峰倚天日,氛氲罗秀色。
肤寸蒸为云,触彼泰山石。
龙惟合变化,谁不愿甘泽。
久谢承明庐,居然服逢掖。
行行二十载,岂惟六月息。
古调终有谐,今见垂天翼。
【注释】
端峰:山名。倚天:高耸入云。氛氲:云气弥漫。罗秀色:指山中景色秀丽。肤寸蒸:形容热气上升如蒸气。触:接触。龙惟合变化:指龙能随遇而变。合变,应时而动。谁不愿甘泽:意思是说谁能不希望像龙一样得到帝王的恩泽。承明庐:指汉武帝所建的承明殿。服逢掖:指被召入朝廷做官,即做官的意思。古调终有谐:古代乐曲终了,总会有和谐的音调,这里指诗作最终会有好结果。今见垂天翼:意思是说如今才看到了像龙一样高飞的样子,比喻人有了成就。
【赏析】
《赠邵端峰方伯之山东六首》,共六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此诗是作者赠给邵端峰方伯的,邵端峰是邵宝的朋友,曾任山东按察使司副使、山东左布政使等职,与王宠同时并称。
首联“端峰倚天日,氛氲罗秀色”,描写了泰山巍峨挺拔,云雾缭绕的景象。端峰,即泰山的主峰,位于泰安市城北;倚天日,形容泰山高耸入云;氛氲,云气弥漫的样子;罗秀色,形容山景秀丽迷人。
颔联“肤寸蒸为云,触彼泰山石”进一步描绘了云雾缭绕在泰山之上,宛如云蒸气凝的仙境。肤寸,形容云雾薄如轻纱,蒸腾而起,弥漫四方;为云,指云雾飘浮于空中;触彼泰山石,形容云雾缭绕在泰山之巅,如同触摸到了那坚硬的岩石。
颈联“龙惟合变化,谁不愿甘泽”表达了诗人对邵端峰方伯的赞美之情。龙惟合变化,意味着如同龙一般能够应时而动,灵活多变;谁不愿甘泽,指的是人们渴望得到恩泽和好处。这里的“甘泽”,比喻恩泽和好处,也指帝王的宠爱。
尾联“久谢承明庐,居然服逢掖”则是指邵端峰方伯久已远离了朝廷,而今终于获得了皇帝的赏识,得以进入朝廷做官,受到皇帝的重用。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对邵端峰方伯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在诗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希望邵端峰方伯能够在官场上取得成功,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