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后稷之孙驱魃赤水北,密云蔽天天为黑,黪日扬尘野萧瑟。
帝呼董父鞭两龙,翻海作雨岁乃丰,遂令四海歌重瞳。
又闻夏禹之御郭支氏,南驾两龙归后启,云盖三重走万里。
龙虽神灵乃为人所制,不独孔甲之时有刘累。刘生十年游我门,志向磊落似是累后昆。
手持此图开,仿佛堂上苍苍烟雾屯。大龙昂首欲煦沫,小龙回顾如有言。
追轶似有疾霆电,马髯冉冉天瓢翻。海涛倏已浃下土,元气歘吸腾云间。
方今西北边尘起,新畲荐荒谁采芑。明堂宵衣总为此,桔槔无功众芳靡。
呜呼董父郭支不可作,刘累空馀豢龙水。摩挲此图欲招尔,尔勿面墙久依倚。
谁能驾之献天子。

【诗句】

  1. 吾闻后稷之孙驱魃赤水北,密云蔽天天为黑,黪日扬尘野萧瑟。
  2. 帝呼董父鞭两龙,翻海作雨岁乃丰,遂令四海歌重瞳。
  3. 又闻夏禹之御郭支氏,南驾两龙归后启,云盖三重走万里。
  4. 龙虽神灵乃为人所制,不独孔甲之时有刘累。
  5. 刘生十年游我门,志向磊落似是累后昆。
  6. 手持此图开,仿佛堂上苍苍烟雾屯。大龙昂首欲煦沫,小龙回顾如有言。
  7. 追轶似有疾霆电,马髯冉冉天瓢翻。海涛倏已浃下土,元气歘吸腾云间。
  8. 方今西北边尘起,新畲荐荒谁采芑。明堂宵衣总为此,桔槔无功众芳靡。
  9. 呜呼董父郭支不可作,刘累空馀豢龙水。摩挲此图欲招尔,尔勿面墙久依倚。
  10. 谁能驾之献天子。

【译文】

  1. 我听说后稷的孙子驱赶过旱灾发生在北方的赤水,那里的浓云遮住了太阳使得天空变成了黑色,烟尘弥漫在原野上显得格外凄凉。
  2. 皇帝命令董父挥舞着两根神鞭鞭打两条龙,翻腾的海水化作甘霖滋润着大地,这样年景才会丰收,因此人们称这两条龙为“重瞳”。
  3. 我还知道夏禹驾驭着两条龙驾车回到中原,他们乘坐的车子上有三层云彩,行驶了万里之遥。
  4. 虽然龙是神灵之物,但它也被人类所控制,不仅仅在孔甲的时候有过刘累。
  5. 刘生在我们这里度过了十年光阴,他的志向豁达开朗如同后辈中的佼佼者。
  6. 他拿着这幅画打开看,仿佛看到了堂上的烟雾弥漫。大龙昂首向前伸展着身躯想要沐浴在甘露之中,小龙回头看去似乎在说些什么。
  7. 追逐着它像是有了急风暴雨一样的迅猛,马鬃飘飘如同天上的云彩被风吹动。海潮忽然已经漫过了陆地,天地间的元气突然涌了出来飞腾在云霄之间。
  8. 现在朝廷西北边疆的战事又开始紧张起来,新的田地需要有人去开垦荒芜的土地,谁来承担这份责任呢?明亮的殿堂里总是穿着朝服准备着各种事情的人,但是那些用来灌溉农田的桔槔却没有什么效果,所有的花朵都凋零枯萎了。
  9. 唉,董父和郭支这两个人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作为神仙被供奉起来了,刘累只能空余着饲养龙的技艺。你抚摸着这副画像想要召唤它们吧,但不要只满足于面对墙壁而不肯向前一步。
  10. 谁能够把这样的神龙献给天子呢?

【赏析】
这首诗由十个四句组成,每句都是独立的小诗,通过描绘龙的不同形态和作用,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的怀念和思考。
第一句描述了后稷之孙驱赶干旱的场景,表现了古人对于自然灾害的应对方式。第二句则是描述帝王与神仙的交流,展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利用。第三、四句则分别提到了夏禹和郭支的故事,这两段故事都涉及到了龙的形象。
接下来的八句则主要描写了刘累的故事。刘累是后稷的孙子之一,他曾被孔子称赞为“志向磊落似是累后昆”,但他的生活并不如他的名字那样辉煌。在这里,诗人借刘累的故事表达了对于才华被埋没的惋惜之情。
最后四句则转向了现实的国家大事,描述了边疆的战乱和农田的荒芜。诗人通过这些景象来表达对于国事的担忧,并呼吁有才能的人出来为国家效力。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现实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