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王古台结衡宇,八月芙蓉映霜渚。饶州太守来举觞,潜虬跃波听人语。
我何以语君,曲肱之外多浮云。把玩自怡悦,岂必追随鸿鹭群。
君何以语我,春阳所施何不可。蓬弧志四海,岂必赤墀与青琐。
眼中离合今十年,世涛呼汹胡为然。丹枫叶脱白榆暮,明发粤台怀婺川。
婺川本是施罗国,笑谢双旌入莲幕。石阡在昔登方岳,渊源况是承家学。
鹏徙何曾同燕雀,且尽醁醽为君酌。君不见,市上沽,何处无。
生计转大心易粗,清讴不复闻当垆。

【注释】

粤王古台:指江西赣州的南康(今属江西)。

芙蓉:荷花。

饶州太守:指唐代饶州刺史李翱(字习之)。举觞:指李翱在赣江边为李蟠举行宴会,并作《放歌行》送别。

潜虬:水中蛟龙。跃波听人语:李蟠自比蛟龙,欲乘风破浪,一飞冲天。

曲肱之外多浮云:意谓李蟠仕途坎坷,志未实现。

潜虬跃波听人语:比喻李蟠抱负非凡,有远大的志向。

眼中离合:指李蟠与友人离别。离合:分离和团聚。

世涛呼汹:形容社会动荡不安。胡为然:为何如此。

丹枫叶脱白榆暮:诗人感叹时光流逝,人事已非,感慨万分。白榆:一种树木。

石阡:地名,在今贵州遵义市。登方岳:指李蟠曾担任过地方官,治理一方。承家学:继承了父辈的学业。

鹏徙:大鹏鸟飞翔。燕雀:比喻平庸无能的人。此处指李蟠自比大鹏,希望像大鹏那样高飞远翔。

醁醽:酒。酌:饮酒。市上沽,何处无?意为无论在哪里都能喝到酒。

生计转大心易粗:意谓世事变迁,人心也会变得浮躁起来。清讴不复闻当垆:不再听到卖酒人的歌声了。当垆:古时酒店中女掌柜的座位旁常设一瓮或一缸,供客人投钱买酒,叫做“当垆”。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李蟠是唐代文学家李贺的父亲,此诗是作者为李蟠所作的。李蟠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791)进士及第,曾任国子博士。后因母亲去世,服丧三年期满后被降职到饶州(治所在今江西波阳)任司马参军。李贺对父亲的遭遇十分同情,作《放歌行》赠给李蟠。全诗以问答的形式写来,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期望、祝愿和劝勉之情。

开头四句,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图画:在八月里,南康城边的芙蓉花映照着霜渚;饶州太守前来设宴,邀请李蟠喝酒,他自比潜藏的蛟龙,要乘风破浪,飞腾直上。这几句描写生动,形象鲜明,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英俊潇洒的青年站在南康城边,面对着美丽的自然景色,满怀豪情地准备展翅高飞,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中间四句写李蟠对自己前途的忧虑。他说,我用什么话来安慰你呢?只有那弯曲着胳膊躺着的人,才会有许多浮云萦绕着他。他把玩着酒杯,自得其乐,哪里会像那些追随达官贵人的庸俗之徒呢!这里运用了反衬手法,通过对比,更显出李蟠的胸怀壮志和不同凡响。

最后八句写自己与朋友别离的痛苦和无奈。他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安慰我呢?春天阳光普照,万物生长,还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但是,你要知道蓬草一样飘荡的志向,岂能只停留在四海之内呢?岂可以只在朝廷做官,而不能到四方去游历呢!

这两句诗,是李蟠对朋友的规劝和激励,也是他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他希望朋友要有远大的抱负和宽广的视野,不要被狭小的利益所束缚,要有更大的作为和更高的境界。

最后四句写李蟠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他说,如今我们分别已经十年了,世事变幻莫测,人们的心情也变得浮躁起来。然而,他仍然怀念着朋友的友情。他想起了婺源这个地方,那是他出生的地方,那里有他的父母和亲人。他在那里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使他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现在他要去拜访婺源的朋友们,向他们请教学问。他还想起了石阡这个地方,那是他的家乡所在地之一,那里有他的祖籍和家族。他想起了那里的山水风光,想到了那里的人们和历史。最后,他想到了自己的前程和命运,想到了自己的未来和希望。他知道无论在哪里都能听到卖酒人的歌声,但他还是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美景和更多的朋友。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深眷恋和祝福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自己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追求。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