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树生兰池,华叶何芬敷。鸾凤去之栖者乌。唶我西秦氏,家有荡子焉为夫。
乌乳且哺生有雏。嗟嗟蹇尔胡乃无。帝何尔惜金仆姑。
铙歌鼓吹曲二十二首朱鹭一章十一句
芳树生兰池,华叶何芬敷。鸾凤去之栖者乌。唶我西秦氏,家有荡子焉为夫。
注释:芳树长在清澈的池塘边,茂盛华美的树叶多么芬芳。鸾鸟和凤凰离开巢穴栖息到这棵乌树上。哎呀,我这西秦氏的后代啊,家中有个游手好闲的荡妇。
乌鹊正在吃母乌鸦的乳汁哺育刚出生的小乌鸦。哎呀呀,你这胡人怎么没有本事,竟不能建功立业?天子为什么如此爱惜一匹金仆姑呢?
赏析:本诗是《铙歌鼓吹曲》的第一章《上之回》的第一部分,描写的是西秦氏家族中的一员,其妻子是个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荡妇。诗人通过描写这位妻子的生活状况,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和人性扭曲现象的不满。全诗以“嗟”字贯穿全篇,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感受和愤懑之情。
第二句中,“芳树生兰池”,描述了美丽的树木生长在清泉之畔,花香四溢,环境优美;“华叶何芬敷”则进一步描绘了树木的枝叶繁茂,花叶芬芳,美丽动人。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暗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第三句中,“鸾凤去之栖者乌”,借用了鸾凤和乌鹊的形象来比喻不同身份的人。这里暗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扭曲。而“家有荡子焉为夫”则直接指出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位游手好闲的男子,他在家中无所事事,整天游荡不务正业,成为了家庭的累赘。这种描写不仅揭示了社会的弊端,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不满和愤怒。
第四句中,“乌乳且哺生有雏”形象地描绘了乌鹊哺育雏鸟的情景。这里既是对动物生活习性的描写,也寓含了诗人对于家庭琐事的关注以及对家庭成员的关怀之情。然而,接下来的句子却让人大跌眼镜——“嗟嗟蹇尔胡乃无”。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无奈和愤慨之情。
第五句中,“帝何尔惜金仆姑”,则是在感叹天子对自己的珍惜。这里的“帝”指的是天子或皇帝,而“金仆姑”是一种珍贵的金属,常用来制作兵器或装饰品。诗人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高位却无法施展才华的悲哀,同时也暗含了对统治者不重视人才、只知享乐的讽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扭曲的强烈批判。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使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