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苑开茅屋,相如四壁空。
囊怀季子剑,门倚吴王宫。
竹色迎云白,槐阴弄日红。
时愁咏梁甫,抱膝拟隆中。
【注释】
①花苑:花园。开茅屋:建起茅屋,即隐居之意。②相如:指司马相如。④季子剑:春秋时楚国人伍子胥(字子胥),因被楚平王诬陷而逃至吴国,改名为钱,故称他为“囊中剑”。⑤门倚吴王宫:据《史记·伍子胥列传》载,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伍子胥辅佐吴国攻灭了越国。后来,伍子胥被夫差所杀。⑥梁甫:指汉末的诸葛亮,字孔明。⑦隆中:指东汉初年隐居南阳的诸葛亮。⑧抱膝拟隆中:抱着膝盖想当隐士。⑨梁甫吟:即《梁父吟》。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全篇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之中,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花苑开茅屋,相如四壁空。”首句写诗人隐居的地点是花苑中的一座茅屋,环境优美清幽。“相如”指司马相如,汉代著名辞赋家,曾作《子虚赋》《上林赋》,极言天子苑囿之盛,后人常以“子虚乌有”来表示虚无缥缈。这里借用“相如”,意指自己虽居高官却无权有名,生活空虚。第二句写诗人的居处简陋空旷,四壁空空荡荡,没有一点人气。两句一正一反,对比鲜明。
“囊怀季子剑,门倚吴王宫。”第三句写诗人随身携带的是宝剑和剑匣,这宝剑原属于春秋时期楚国大夫伍子胥,后传至吴王阖闾手中,成为吴国的镇国之宝。第四句说诗人的门庭紧靠吴王宫中。这句既写出了诗人的身份背景,又暗示了他的政治地位。“囊”与“门”相对,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寂寞。
“竹色迎云白,槐阴弄日红。”第五、六句写诗人的居所四周的景色。“竹色”是指竹林的颜色;“槐阴”是指槐树遮阴的地方。“迎云”、“弄日”形容竹木茂盛,青翠欲滴。“云”与“日”相对,突出表现了诗人在山野之中远离红尘,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时愁咏梁甫,抱膝拟隆中。”最后一句写诗人的生活态度。“时愁咏梁甫”,意思是时常感到忧愁,于是便咏唱《梁父吟》抒发情怀。“抱膝”指躬耕自食,不问世事,过着隐居生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隆中时就有“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志向。这里诗人以诸葛亮自比,表明了自己的心迹。
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情,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前六句从不同侧面写诗人的生活环境以及他的心境,后两句点明主题,抒发了诗人的心志。全诗意境清新脱俗,语言质朴自然,给人以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