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壑容丘宅,灵源曹阮家。
辟岩皆玉府,流水亦丹砂。
五色云方吐,千年树乃花。
仙踪何处觅,徒挹紫城霞。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诗的“赏析”,“分析”等,然后根据对诗歌的理解逐句分析,指出诗句的特点,赏析诗句的意境或情感,最后指出其作用。
“黄山”一诗中前四句描写了山的景色。首联“洞壑容丘宅”,写山的雄伟,山势高峻,山中深邃,如同神仙的府第。颔联“灵源曹阮家”,写山的灵气,山中生长着树木花草等生物,如同神仙的家。颈联“辟岩皆玉府”,“丹砂”比喻山色,写出了山的颜色是五彩斑斓的。尾联“仙踪何处觅”,写山的神秘,山上无处不生有奇花异草,仙人的踪迹难以寻找到。
“五色云方吐,千年树乃花。”这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表现山的美,突出黄山的神奇美丽。诗人通过想象将黄山描绘得如诗如画,如梦如幻,令人心旷神怡。“仙踪何处觅”这一句,诗人用“仙踪”一词,表达了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在诗人眼中,黄山是那样的神圣,那样的迷人,让人不禁想要去追寻那神秘的足迹。
【答案】
译文:
山中有洞穴,有峡谷,有峰峦,就像神仙的府邸;山中有灵气,有草木,有奇花,像神仙之家。山中的石壁都是五彩斑斓,像玉一样晶莹剔透;山中的流水也似丹砂般红润。
注释:①《黄山》: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所作七绝,赞美黄山之秀美。②“五色云方吐”,形容黄山云雾缭绕,五颜六色。③“千年树”指古松。④《曹瞒传》:“太祖尝从容问荀彧曰:‘我何如人?’彧不答。太祖曰:‘公言我乃知我矣。’”⑤《晋书·阮籍传》:“籍字嗣宗……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⑥《紫城》:即紫阳。⑦“霞”指日出时阳光透过云层映照的红色彩光。
赏析:
首联“洞壑容丘宅,灵源曹阮家。”以夸张的笔法描绘山的气势。“穴壑”指山中沟谷深壑,这里指山势高峻,山中深邃,如同神仙的府第。“灵源”指山中灵气充沛之地,这里指山灵气充足,如同神仙的家。
颔联“辟岩皆玉府,流水亦丹砂。”写山的灵气。“辟岩”,开辟岩石,形容山石奇特壮观。“玉府”,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丹砂”,古代认为丹砂可以炼制丹药,所以此处用来比喻山色。“流水”,指山间的溪水。这里指山中水流潺潺,如同丹砂一般红润。
颈联“五色云方吐,千年树乃花。”写山的美丽景色。“五色云”形容山中的云雾色彩斑斓,五彩斑斓。“千年树”指古松。“乃花”指古松上的松针。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表现山的美,突出黄山的神奇美丽。诗人通过想象将黄山描绘得如诗如画,如梦如幻,令人心旷神怡。
尾联“仙踪何处觅,徒挹紫城霞。”写对山中仙人的向往之情。诗人用“仙踪”一词,表达了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在诗人眼中,黄山是那样的神圣,那样的迷人,让人不禁想要去追寻那神秘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