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装恣冥览,浪迹拟云孤。
地迥栖金寺,天春弄玉壶。
闭门常卧岛,伏槛日临湖。
时讶朱轮客,花林问隐夫。
【释义】
在寓大佛寺时,我游览了烟装恣冥览的景色,浪迹拟云孤。地迥栖金寺天春弄玉壶,闭门常卧岛日临湖。我常被误认为是朱轮客,花林问隐夫。
【赏析】
此诗为诗人寓居杭州大佛寺时所作,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诗人以烟妆和浪迹勾勒出烟波浩瀚、浩渺无垠的画面,又用拟云孤来表达自己孤高自傲的心态。地迥栖金寺,天春弄玉壶,写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闭门常卧岛,伏槛日临湖,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享受和对宁静恬淡生活的喜爱。时讶朱轮客,花林问隐夫,写出了诗人对于世俗的厌倦和对于隐居者的羡慕之情。
首联“烟装恣冥览,浪迹拟云孤”:描写了诗人站在大佛寺前,眺望烟雨蒙蒙的西湖,仿佛置身仙境一般,心中充满了喜悦与期待。烟妆,形容烟雾弥漫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恣冥览,指尽情欣赏这如画般的美景。浪迹拟云孤,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他像云朵一样自由自在地游走于天地之间,但始终无法摆脱内心的孤独感。
颔联“地迥栖金寺,天春弄玉壶”:继续描绘了诗人在大佛寺内所见到的美景。地迥栖金寺,形容大佛寺的高耸入云,如同黄金铸就一般壮丽。它位于高处,俯瞰着周围的山水风光,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天春弄玉壶,则形象地比喻春天的气息在空气中流动,好似玉壶中的琼浆在舞动。这里的玉壶,既指春天的气息,也暗指诗人心中的那份美好愿景。通过这两个比喻,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颈联“闭门常卧岛,伏槛日临湖”: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大佛寺内的悠闲生活。闭门常卧岛,意味着诗人经常闭门不出,独自一人躺在岛上休息。这个“岛”,可能是大佛寺中的一个小亭子或者一个独立的庭院,供人休息或观景之用。伏槛日临湖,则描述了诗人坐在栏杆上,面对湖泊的情景。这里的“伏槛”,指的是坐在栏杆上的舒适姿势,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云端之上。而日临湖,则是说太阳照耀着湖水,映照出美丽的倒影。通过这两个景象的描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闲适生活的享受和对宁静恬淡生活的喜爱。
尾联“时讶朱轮客,花林问隐夫”:这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抒发。朱轮客,通常指那些身着华丽服饰、乘坐豪华车辆的人。他们往往被视为高贵、优雅的象征。而花林问隐夫,则是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花林,指的是花草树木繁茂的地区,象征着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隐夫,是指那些选择隐居山林的人,代表着一种超然物外、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自己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进行了对比与反思。他时而感叹自己是朱轮客,享受着富贵荣华;时而又羡慕花林中的隐夫,追求着那种远离世俗纷争、心灵得以净化的境界。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丰富的层次感和深刻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