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寻古墓,松桧翳祠幽。
借问临诸夏,何如此一丘。
衣冠开国俗,俎豆继春秋。
千载怀清德,彷徨过客留。
【注释】
谒:拜访。仲雍墓:指春秋时代吴国大夫季扎的坟墓。
松桧(kuài sǎng):松树和桧树,皆为古代名木。翳(yì):覆盖。幽:幽深。
诸夏:指中原地区。何如此一丘:为什么只有这一座坟墓?
衣冠:古代官员的衣服。开国:开创国家大事。继春秋:继承春秋两朝。清德:清明的政治道德。
千载:千年。怀:怀念。
彷徨:徘徊。过客:过路的人。留:停留,驻足。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寻访古墓的情景。首句“荒原”二字点明寻访地点;第二句写在古墓前所见之景。“松桧”二词,不仅形容墓地树木葱茏,也象征着古墓的古老与肃穆。第三句是寻访者发问,他来到这片古墓之前,不禁要问:“这里是什么地方?”第四句则直接回答了寻访者的疑问,说这里是一个古来著名的墓地。“何如此一丘”的意思是: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座坟墓作为墓地呢?
颔联两句写古墓的历史文化地位。“衣冠”二词,分别用来形容墓地的主人身份和当时人们对于其身份的认同与崇敬。《礼记》上说,“王天下通三统,封五王,定四民,各有差品……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而《周礼》中说“以爵位定尊卑,以服色定贵贱,以旗章定号令,以山川土地定男女,以刑法定杀生”,其中就包括了对死者的等级区分。因此,“衣冠”二字,既是对死者生前身份的概括,也是对其死后地位的一种肯定。至于“俎豆”一词,则是指祭祀用的器物。《诗经·小雅·甫田》:“祀事孔明,先祖是皇。”《左传·僖公十六年》中有“祭则大飨,享则大享”等语,其中的“享”,就是祭祀的意思。“俎豆”在这里指的是祭祀时所用的器具,可见这里所说的“俎豆继春秋”,是指这里曾经举行过隆重的祭祀活动。“继春秋”既表明这里曾是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又说明这里的墓地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史事密切相关。
颈联两句写古墓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千载”二字,既表现了古墓历史久远,又暗示了人们对古墓的尊崇与敬畏之情;而“怀清德”,则是说人们怀念古墓主人的高尚品德。“清德”二字是对古墓主人的评价,也是对古墓主人的赞誉。
尾联两句写诗人感慨与思索。“彷徨”二字,表现了诗人对古墓的深深留恋,也表现了他对历史的深深思考。“留”字则是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是他对古墓主人的缅怀与敬意的体现。
这首诗以寻访古墓为引子,通过对古墓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示了古墓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通过赞美古墓主人的高尚品德及其历史价值,诗人表达了对古人崇高品德的钦佩和对历史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