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求春蝶,芬芳著简编。
竹枝无个个,花蕊少翩翩。
毕命全文字,缘人久岁年。
恐收庄子梦,清把意凄然。
注释:
庚辰冬日(即庚辰年冬日)读太平御览(一本古代典籍)屡得蝴蝶乾翅座生云(蝴蝶的翅膀上长着云彩),古人常采辟蠹因摇笔纪兴三首。
何处求春蝶(哪里寻找春天里的蝴蝶?),芬芳著简编。
竹枝无个个(竹子枝节没有个个人那么多),花蕊少翩翩。
毕命全文字(竭尽全力地写文字),缘人久岁年(因为人们需要,岁月漫长)。
恐收庄子梦(恐怕要收起庄子的梦),清把意凄然(心中充满凄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庚辰年冬天读《太平御览》时所作,其中“蝴蝶”和“文字”两个关键词贯穿全文。诗人通过描绘蝴蝶和文字的形象,表达了对生命和知识的敬畏和珍视之情。
首句“何处求春蝶”,诗人问自己为何要在这个地方寻找春天里的蝴蝶?这是因为蝴蝶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美好,而春天则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诗人想要在春天里找到这种美丽的生命形式,以期在新的一年中能够有所收获和进步。
次句“芬芳著简编”,诗人继续描绘蝴蝶的美丽形象。蝴蝶身上有着浓郁的香气,如同一首动人的诗歌。诗人将蝴蝶比作简编(一种书籍),寓意着蝴蝶身上的香气如同文字一样,能够传递知识、智慧和美的力量。同时,也暗示了蝴蝶身上的香气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让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第三句“竹枝无个个”,诗人以竹枝为例,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观点。竹子是一种坚韧不拔、高洁脱俗的象征,其枝叶繁茂、枝节交错。然而,诗人却认为竹子的枝叶没有太多的人,这与之前所说的花朵多有不同。诗人可能是想表达出,只有真正追求知识的人,才能够像竹子那样保持高尚的品质和纯洁的心灵。
第四句“花蕊少翩翩”,诗人转而赞美花朵的美丽与娇媚。花朵虽然不多,但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和迷人。这里的“翩翩”指的是花朵轻盈地飘落在空中的动作,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诗人可能是想表达出,尽管花朵的数量不多,但它们的美丽却足以让人陶醉和迷恋。
第五句“毕命全文字”,诗人以文字为喻,表达了对于知识的追求和珍视之情。诗人认为,文字是记录历史、传递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人类的思想、智慧和情感。因此,我们应该竭尽全力地去书写和传播这些珍贵的文字,让它们得以流传下去并为后人所用。
第六句“缘人久岁年”,诗人进一步强调了对于知识的追求和传承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知识,才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和强大。同时,也需要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这些知识,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最后一句“恐收庄子梦”,诗人感慨道。他害怕自己最终会像庄子一样成为一个无用之人(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无法完成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和梦想。同时,他也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失落,因为现实的压力和困境让他难以摆脱困境。
整首诗以蝴蝶为引子,通过对蝴蝶和文字的形象描绘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生命的态度和看法。他希望人们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有所收获和进步,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时间和机会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并实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