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拥西郊秀,江趋北郭斜。
苑荒犹纪茂,洲寂尚名花。
风土夫差俗,文章枚叔家。
朱楼相夹起,鸾镜斗铅华。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吴咏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风景图,通过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具体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山水的深深眷念之情。

首联“山拥西郊秀,江趋北郭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画面。这里的“山拥”形象地描述了群山环绕的壮丽景色;“西郊”指的是西边的郊区,而“秀”则表达了这里的山景之美。“江趋北郭斜”则描绘了长江蜿蜒曲折地流向北方的景象。这一联通过描绘山水的壮丽景色,为整首诗奠定了宁静而美丽的基础。

颔联“苑荒犹纪茂,洲寂尚名花”,进一步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这里“苑荒”指的是曾经繁华的园林已经荒废,但依然可以让人怀念昔日的繁荣;“洲寂”则描绘了洲上寂静无声的景象,而“名花”则代表了这里的自然之美。这一联通过对比繁华与寂静,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变迁与发展。

颈联“风土夫差俗,文章枚叔家”,转而赞美了江南水乡的文化和人才。这里“风土”指的是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与风俗习惯;“夫差俗”则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江南地区文化名人夫差的故事;“文章枚叔家”则提到了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枚乘(即司马相如)曾在此居住过,并创作了《子虚赋》等作品。这一联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描述,表达了对家乡文化的敬仰之情。

尾联“朱楼相夹起,鸾镜斗铅华”,则是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建筑风貌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这里“朱楼”指的是红色的楼房,象征着江南地区富丽堂皇的建筑风格;“相夹起”则形容这些楼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周围;“鸾镜斗铅华”则形容这里的人们生活富裕,能够拥有华丽的装饰品。这一联通过对建筑和生活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文化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眷念之情。同时,通过对自然、人文景观的具体描写,也展示了江南地区独特的地理特征和人文历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