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子云俱住,无心两自依。
禅香和暮閤,卿霭染春衣。
拥锡孤浮影,谈经五色辉。
解空何处所,贞际本亡机。
【注释】
释子云:佛教徒。
俱住:都住在。
无心两自依:无心无念地相互依持。
禅香:佛教的香气。和:调和。
卿霭:指天空中的云彩。染春衣:春天的衣服被云彩染色。
拥锡:僧人手持佛珠。孤浮影:孤独漂浮的身影。
谈经:讲说佛法,经,佛教经典。
五色辉:五彩缤纷的光芒。
解空:解除心中的空性观念。何处所:什么处所。
贞际:佛教用语,指心与身不分离的状态。本亡机:本来没有执著。
【赏析】
《赋得释子卧云房一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释子在云房中修行的情景,以及他们的内心世界。全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释子们内心的平静和坚定。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释子们的敬仰和理解。
首句“释子云俱住”描绘了释子的生活环境。释子们居住在云房之中,远离尘世的纷扰,过着清静的生活。这里的“云房”象征着释子们的精神家园,是他们修行和思考的地方。
第二句“无心两自依”则进一步描绘了释子们的心态。释子们虽然生活在清静的环境中,但他们并没有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而是保持着一颗清净的心。他们相互依持,共同追求真理和修行。这里的“依”指的是依赖、依靠,表达了释子们彼此之间深厚的友情和默契。
第三句“禅香和暮閤”进一步描绘了释子们的修行方式。释子们常常在傍晚时分,点上香烟,静静地坐在禅房里修行。这里的“禅香”指的是佛教的香气,代表着一种清净的氛围;而“和暮閤”则指的是和蔼可亲的晚风,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这样的修行方式有助于释子们更好地领悟佛法,达到心灵的净化。
第四句“卿霭染春衣”则描绘了释子们的生活状态。释子们穿着春天的衣服,身上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仿佛被春天的气息所感染。这里的“卿霭”指的是春天的云彩,象征着释子们内心的平和与美好。而“染春衣”则暗示了释子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和希望。
第五句“拥锡孤浮影”进一步描绘了释子们的形象。释子们手拿佛珠,身影孤独地漂浮在空中。这里的“拥锡”指的是携带佛珠,象征着释子们的修行和虔诚;而“孤浮影”则暗示了释子们独立自主的精神。这种形象让人感受到释子们内心的坚韧和毅力。
第六句“谈经五色辉”描绘了释子们的交流方式。释子们常常在一起讲说佛法,五色的光辉照亮了他们的智慧和心灵。这里的“谈经”指的是讲述佛法,强调了释子们对于教义的深入研究和传播;而“五色辉”则代表了释子们的智慧闪耀着光芒,给人带来启示和启发。
最后一句“解空何处所”则是整首诗的升华。释子们追求的是心灵的自由和解脱,而不是物质的拥有和依附。这里的“解空”指的是解除心中的空性观念,追求真正的内心平静;而“何处所”则暗示了释子们对于世俗世界的超脱和超越。这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这首诗通过对释子们生活场景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揭示,展现了他们追求真理、修行佛法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中也传达了作者对释子们的敬仰和理解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