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江碧海常输筏,东岱南衡不吝材。
谁把张华图献取,千门万户一时开。

【注释】

沧江:即长江,沧江是指长江的北岸。碧海:指东海。输筏(fá):运送木筏。张华:东汉人,字孟侯,京兆长安人。他曾经在洛阳做官,后来被征召入朝,任尚书郎,后升为侍中、司隶校尉、尚书令。

东岱、南衡:泰山和衡山,都是五岳之一。不吝材:意思是不惜使用木材建造房屋。千门万户:形容帝王宫室之多。

【赏析】

吕城在今江苏邳县西南。《乐府诗集》作《上河篇》,是一首描写黄河下游一带的民间生活与风土人情的诗。

首句“沧江碧海常输筏”写诗人乘船顺流而下,眼前看到的是碧波万顷,苍茫无际的江水,两岸青山绿树,景色十分美丽。次句“东岱南衡不吝材”,点出地点是泰山、衡山脚下,诗人登上这些名胜古迹,看到许多古代建筑。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乘的是小筏子,可以任意停泊;泰山、衡山脚下的建筑多用木材,没有吝啬。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也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的精神。

第三句“谁把张华图献取,千门万户一时开”,写诗人来到京城后,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这里所说的“张华”,是东汉时的著名画家,他画了一幅描绘京都壮丽的壁画献给汉明帝刘庄,这幅画被称为《明堂图》。诗人在这里借喻说,皇帝为了表彰自己建功立业,便把张华画的《明堂图》献给自己,于是千门万户一下子全都打开了。这一句诗意脉贯通,形象生动,富有戏剧性。

这首诗是李白的名作之一,它以简洁的语言、朴素的语言,刻画出一幅宏伟壮丽的图画,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