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东门,旭日皎皎。秋阳在高天,不复照芳草。人生无根蒂,安得免衰老。
红颜不回,壮心未已。济海无洪梁,登天无高羽。安能随腐英,无言而灭死。
欲历五岳舒烦纡,平明秣马妻子牵裾。胡为远行游,饥渴谁与知。
不如与君闭户同栖迟。
太公居渭滨,皓首无迁移。巢由相牧犊,终身颍与箕。
圣贤贵适意,黄屋何足希。愿子留故乡,何庸远行为。

东门行一首

出东门,旭日皎皎。秋阳在高天,不复照芳草。人生无根蒂,安得免衰老。

红颜不回,壮心未已。济海无洪梁,登天无高羽。安能随腐英,无言而灭死。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游子思乡之情的诗。首联“出东门,旭日皎皎。秋阳在高天,不复照芳草”,写诗人从东门走出,阳光明亮照彻天际,却无法照亮脚下的草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感叹。

颔联“红颜不回,壮心未已。济海无洪梁,登天无高羽。”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无奈。他虽然年轻有为,雄心壮志,但面对残酷的现实,他无法改变命运,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这里的“济海”和“登天”都是比喻,分别指人生的困境和追求。

颈联“安能随腐英,无言而灭死。”则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悲愤。他不愿意像那些被生活磨灭的人一样默默无闻地死去,而是希望能够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价值。

尾联“欲历五岳舒烦纡,平明秣马妻子牵裾。胡为远行游,饥渴谁与知。”则是诗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总结。他想要去游览名山大川以排解心中的郁闷,但却因为路途遥远、环境恶劣而被迫放弃了这个计划。他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然而,当他真正去做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这并不是他真正的目标,而是因为他缺乏自信和勇气,才导致了他的失败和挫折。

最后一句“不如与君闭户同栖迟。太公居渭滨,皓首无迁移。巢由相牧犊,终身颍与箕。”是诗人对于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选择的总结和肯定。他认为与其在外面漂泊不定,不如回到家里安安心心地生活;与其追求名利地位,不如做一个普通人享受平凡的日子。这里的“太公居渭滨”和“巢由相牧犊”都是古代的典故,分别指的是姜子牙和巢父、许由的故事。他们虽然出身贫寒,但却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干扰。

这首诗通过对游子生活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理想的憧憬。同时,他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的生活,不要被外在的压力所困扰,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