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翠削与云平,驻马偏饶览胜情。
天柱日临诸岛近,石楼烟散列峰明。
共传佐命分南岳,曾记登封礼玉清。
何事笙歌长寂寂,松风空送晚涛声。
潜山翠削与云平,驻马偏饶览胜情。
天柱日临诸岛近,石楼烟散列峰明。
共传佐命分南岳,曾记登封礼玉清。
何事笙歌长寂寂,松风空送晚涛声。
【注释】
- 潜山:古称潜山,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境内,主峰为光明顶。
- 翠削:绿色的山峦被削去一角,形容山峰秀丽挺拔。
- 天柱:比喻高耸入云的山峰。
- 诸岛:指黄山周围的小岛。
- 石楼:指黄山上的岩石结构,如迎客松、猴子观海等景观。
- 佐命:辅助帝王治理国家的意思。此处指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官员或功臣。
- 南岳:指中国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衡阳市以南,因位于衡山而得名。
- 玉清:道教中的最高神祇,代表清净无瑕的精神品质。
- 笙歌:古代音乐器具,此处泛指歌舞升平的场景。
- 松风:指黄山上松树随风摇曳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潜山时的壮丽景色和愉悦心情。首句“潜山翠削与云平”描绘了黄山的秀丽风光,山体被削去了一部分,显得更加雄伟。第二句“驻马偏饶览胜情”表达了诗人骑马游览时的兴奋和满足感。第三句“天柱日临诸岛近”形容黄山周围岛屿的宁静和美丽。第四句“石楼烟散列峰明”展现了黄山石头结构的奇特和壮观。第五、六句通过提及佐命分南岳和登封礼玉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道教精神的追求。最后两句“何事笙歌长寂寂,松风空送晚涛声”反映了诗人对繁华景象的厌倦,以及在黄山的自然美景中感受到的精神净化。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