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山深处擅清幽,窗户沉沉黛色浮。
碧树白云千嶂晓,青灯黄卷一帘秋。
弦琴时弄梅花操,书字频将柿叶收。
好向英年勤学业,成名宜与古人俦。
这首诗描绘了陈新冠山书房的宁静与美丽,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成功的期待。以下是逐句释义:
- 冠山深处擅清幽,窗户沉沉黛色浮。
- “冠山深处”指的是陈新冠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境内,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峰。“擅清幽”表示这里环境幽静,远离尘嚣。“窗户沉沉”形容书房窗户紧闭,仿佛隔绝了外界的喧嚣。“黛色浮”则是指窗外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如同黛色一般,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 碧树白云千嶂晓,青灯黄卷一帘秋。
- “碧树白云”描绘了早晨时分,青山绿树之间飘浮着洁白的云彩的景象。“千嶂晓”意味着群山连绵,在晨曦中显得格外壮丽。“青灯黄卷”则形容书房内点燃的青灯和堆放的书籍,营造出一个宁静致远的学习环境。“一帘秋”则是指室内外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仿佛置身于秋天的画卷之中。
- 弦琴时弄梅花操,书字频将柿叶收。
- “弦琴时弄梅花操”指的是闲暇之余,作者喜欢弹奏古琴,模仿梅花曲调。“梅花操”是一种古琴曲目的名称,象征着高洁的品质。“书字频将柿叶收”则是指在书写的过程中,作者喜欢将柿子叶子用作笔签,以增加书写的乐趣和独特性。
- 好向英年勤学业,成名宜与古人俦。
- “好向英年”意味着珍惜年轻时期,奋发努力追求学业上的成功。“勤学业”强调了学习和进取的重要性。“成名宜与古人俦”则表达了作者希望在学业有成之后,能够与古代的贤达之士相提并论的愿望。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美德的尊崇以及对前辈的敬仰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陈新冠山书房的独特魅力。诗中的“冠山深处”、“窗户沉沉”、“翠绿树丛”、“白云飘渺”、“清晨的山景”、“青灯黄卷”等词语,都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雅致的环境之中。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碧树白云千嶂晓”,将自然景色与书房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此外,诗末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抱负,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对个人成长的追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