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兴化重虞庠,古桂萧森覆孔堂。
地走蛟虬翻昼影,壁藏蝌蚪带秋香。
枝头金粟含芳气,叶底银蟾耿素光。
黉泮托根应得所,年年花发比槐黄。

孔殿秋香为蹇舍人题

文翁兴化重虞庠,古桂萧森覆孔堂。

地走蛟虬翻昼影,壁藏蝌蚪带秋香。

枝头金粟含芳气,叶底银蟾耿素光。

黉泮托根应得所,年年花发比槐黄。

译文:
文翁在蜀地兴办学校,重视教育,重修虞庠(古代的学校),古老的桂树郁郁葱葱,笼罩着孔堂。地面的龙脉如蛟龙般蜿蜒曲折,映出日影;墙壁下藏着蝌蚪,散发着秋天的香气。树枝上挂满了金色的粟粒,散发出芬芳的气息;叶子底下,银色的月亮明亮照耀,犹如素洁的光华。这棵树在校园中扎根生长,应该得到其所在的地方;每年秋季,桂花盛开,其颜色比槐树的黄色还要鲜艳。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描绘了文翁在蜀地兴学重教的历史场景和孔庙前的桂花树。诗中的“孔堂”指的是孔子的祠堂,象征着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古桂萧森覆孔堂”描绘了孔庙周围的环境,表达了对孔子的尊敬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地走蛟虬翻昼影,壁藏蝌蚪带秋香”通过形象的描述,展现了孔庙的古老和神秘。”蛟虬”比喻孔庙的坚固和庄严,”蝌蚪”则是对桂树生命力的象征,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枝头金粟含芳气,叶底银蟾耿素光”通过对桂花和月光的描绘,展现了桂花的美丽和清雅。”金粟”和”银蟾”都是形容桂花的颜色和形态,同时也寓意着清廉和高洁的品质。

“黉泮托根应得所,年年花发比槐黄”则是对桂花的生长和绽放的期待和祝福。”黉泮”指的是古代的学校,”托根”则是比喻桂花的生长,”应得所”则是希望桂花能够得到它应有的位置和价值。最后一句则是对桂花的期望,希望能够每年都像槐树一样繁茂,展现出其独特的美丽。整首诗既展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怀念,也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