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峨金螺山,下有田与庐。
日出鸡犬喧,蓐食事犁锄。
白发不到城,柴扉俯江墟。
邻翁时来往,浊酒聊与娱。
卖卜或开肆,屡回长者车。
一朝承荐剡,忽捧五色书。
朅来往都市,门巷恒晏如。
淳朴本真性,宁谓礼法疏。
缅彼螺山侧,怅然怀故居。
愿言崇令德,允矣扬芳誉。

螺山村人

峨峨金螺山,下有田与庐。

日出鸡犬喧,蓐食事犁锄。

白发不到城,柴扉俯江墟。

邻翁时来往,浊酒聊与娱。

卖卜或开肆,屡回长者车。

一朝承荐剡,忽捧五色书。

朅来往都市,门巷恒晏如。

淳朴本真性,宁谓礼法疏。

缅彼螺山侧,怅然怀故居。

愿言崇令德,允矣扬芳誉。

【解析】
首二句点明螺山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峨峨”,形容山高耸;“金”指山的颜色。“田与庐”表明这里是一个典型的农村聚落,“田”和“庐”是村民的主要生活来源。三、四两句描述了螺山的日常生活。鸡鸣狗吠,人们开始一天的劳作,“日出”指的是太阳升起,而“鸡犬喧”则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五至八句描写了村人在忙碌之余的生活状态。“白发”指老年人,“不到城”表明他们不常去城市,“柴扉”是指简陋的木门,反映了村民们生活的简朴。“邻翁”可能指的是村里的邻居老人,他们常常来来往往,交流感情。“浊酒”和“聊与娱”说明他们在一起喝酒聊天,享受闲暇时光。九至十二句讲述了村里人的生计情况。“卖卜”和“开肆”可能指的是占卜和做生意,“长者车”可能指的是来自城市的客人。“承荐剡”可能是指被举荐到剡城,获得官职。这些信息反映了螺山村人谋生的方式和社会地位的变化。
十三至十七句转向螺山本身,表达了对螺山的怀念之情。“淳朴”和“本真性”体现了螺山村人的纯朴本性和真实情感,“礼法疏”则表达了他们对旧礼法的不满。“缅彼螺山侧”意味着在回忆中,他们常常怀念螺山村,“伫想故居”表达了对过去家园的思念。最后两句希望村庄能够保持其淳朴和美好,并以此扬名于世。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乡村生活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美和向往。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和人性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