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觉台高爽气多,更看天近祥云见。
壮哉此景天下奇,此身何幸亲见之。
天恩旷荡锡宴乐,玉酒满酌黄金卮。
圣皇仁明尽诚孝,四海生民安德教。
微臣欣得预兹游,际遇升平何以报。
瞻依日月拜九天,寸心感激惟惓惓。
永歌天保廑祝颂,圣寿皇图万万年。
【注释】
1、赐游西苑:唐文宗曾命翰林院的学士们到长安西面的禁苑游玩,以观风景。
2、恍觉台高爽气多:仿佛在高台上感到空气清新凉爽。恍,恍惚,形容迷离不清。
3、更看:又看,指再远望。
4、壮哉:多么壮观啊!
5、天下奇:天下无双的美事。
6、何幸:有幸。
7、天恩:皇帝的恩德。
8、旷荡:宽宏大量。
9、锡宴乐:赐予宴饮娱乐。
10、玉酒:美酒如玉。金卮:酒杯是金的。
11、圣皇:圣明的皇帝。
12、仁明:仁慈明智。
13、尽诚孝:尽最大的诚心和孝道。
14、升平:太平盛世。
15、际遇:遇到。
16、庆颂:庆祝歌颂。
17、万:万寿无疆。
【赏析】
此诗为唐文宗时期诗人李贺所作,是一首宫廷应制诗。诗中描绘了作者游览西苑时的所见所感。首联点题,“台高爽气多”写出了西苑的地势之高,视野之阔。“更看天近祥云见”则进一步写景,将诗人的视野从高空拉向大地,看到了天边的彩云。第二联“壮哉此景天下奇,此身何幸亲见之”,表达了作者对这壮丽景色的赞叹以及对能够亲临其境的荣幸之情。第三联“天恩旷荡锡宴乐”,则是说皇帝给予的恩典是多么的宽宏大量,以至于可以享受这样的宴乐。第四联“圣皇仁明尽诚孝”,则是赞扬皇帝的仁明和自己的尽诚尽孝。第五联“四海生民安德教”,则是说皇帝的恩泽遍及四海,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安定,这一切都得益于皇帝的教化。最后两句“微臣欣得预兹游,际遇升平何以报”,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己能够参与这次游玩的荣幸。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宏大,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