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月鲸楼客,中秋醉解酲。
悬知今夜魄,不减昨宵明。
药兔犹凝象,鸾娥未厌盈。
翠华如复睹,重慰四难并。
【注释】
待月:盼望月光,指对月饮酒。鲸楼:指月宫的楼阁。鲸,这里用为虚词,代指月宫。客:诗人自指。
中秋:即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也是月亮最圆满的时候。解酲:消除酒后的醉意。
悬知:料想。昨夜:指上文所说的前一夜。魄:月亮的影子。
药兔:指嫦娥。象:指月中的蟾蜍。
待月鲸楼客,中秋醉解酲。
悬知今夜魄,不减昨宵明。
药兔犹凝象,鸾娥未厌盈。
翠华如复睹,重慰四难并。
【注释】
待月:盼望月光,指对月饮酒。鲸楼:指月宫的楼阁。鲸,这里用为虚词,代指月宫。客:诗人自指。
中秋:即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也是月亮最圆满的时候。解酲:消除酒后的醉意。
悬知:料想。昨夜:指上文所说的前一夜。魄:月亮的影子。
药兔:指嫦娥。象:指月中的蟾蜍。
【注释】 浮邱:传说中的山名。八景:指《太平广记》中载的八处胜景,这里泛指岭南山水之美。朱明馆:即朱明宫,是汉代所建,以供奉祭祀南越王赵佗和南方各族首领的场所,故址在今广东广州附近。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归隐山林后,在朱明馆日夕闲居的生活情景。首句“一从归粤社”表明诗人归隐之后,不再为官,而是与南越王赵佗、南方各族首领等一起,过起了隐居山林的生活
【注】浮邱:山名。八景:指《浮邱八景图》。紫烟楼:即紫烟亭,为唐玄宗所建。六合:天地间。秦:指秦始皇。仙踪:仙人的踪迹。遗亭:遗迹。玉舄:代指神女之足。 浮丘山上有一座紫烟楼,它位于天地之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仙迹从此消失。如今这座古亭依旧矗立着,但不知神仙们究竟去了何处? 译文: 在浮丘山之上矗立着一座紫烟楼,这是天地之间的交汇点。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那些仙家的踪迹也随之消散
注释: 浮邱八景紫烟楼,指诗人曾经游览过的浮邱八景之一。一从归粤社,自从回归广东,进入岭南的社团生活。仙馆日投闲,每天在仙馆中游玩,消遣时光。咫尺罗浮路,距离不远的罗浮山脉。丹梯尚可攀,虽然已经年老体弱,但仍然可以攀登山路。 赏析: 这首七律描绘了诗人在岭南时期的生活情景。首句“浮邱八景紫烟楼”,诗人通过回忆过去在浮邱山欣赏美景的经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热爱。第二句“一从归粤社”
浮邱八景紫烟楼 渺渺蓬莱山,茫茫今古宙。 洪厓曾否来,谩挹浮邱袖。 译文 遥望蓬莱山,其景象渺渺然,仿佛穿越古今。想象洪厓仙人是否曾到此一游,只是轻抚袖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仙境的诗歌,通过对蓬莱山的描绘,表达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手法,将蓬莱山描绘得宛如一幅画卷,令人神往。同时,通过对洪厓仙人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超越现实
游七星岩 六十馀龄物外身,携儿岩壑避嚣尘。 临期结侣皆名士,隔日逢僧即故人。 入洞再搜前钻刻,缘厓犹认昨嶙峋。 尚平已毕寻常累,拟倩归航一怆神。 注释: 1. 游七星岩:游览七星岩。七星岩在今广西桂林。 2. 六十馀龄:六十多岁。物外身:超脱世俗的隐者。 3. 携儿岩壑避嚣尘:带着孩子在山间隐居,躲避喧嚣。 4. 临期:临近。结侣:结交朋友。名士:著名的文人雅士。 5. 隔日逢僧即故人
诗句释义 1 浮邱八景紫烟楼:这句描述的是位于某地的一座名为“紫烟楼”的高层建筑,可能是为了观赏或纪念而建。 2. 池畔珊瑚井:在池塘旁边有一个形状像珊瑚的井。这个“珊瑚井”可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如象征守护或珍贵。 3. 井水通潮汐:这可能表示井水的水位会随着潮汐的涨落而变化,或者与潮汐有关。 4. 潮见珊瑚波:当潮水涌来时,可以看到像珊瑚一般的波浪。这句话描绘了海洋与陆地之间的互动
【注释】: 浮邱八景:指唐代大画家吴道子所画的《地狱变相图》中的浮邱山、八景楼等八个景点。 紫烟楼:指吴道子的《地狱变相图》。 正声:正统的声音。 虞廷:古代天子朝会的地方,此代指朝廷。 赓歌日:即“咏歌”日,即天子宴享群臣时歌唱的日子。 山斗:比喻文章高耸入云,与天争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的画作《地狱变相图》的赞美。首句“大雅久不作,正声今在兹
注释:浮邱八景指的是浮邱山的八个景观,紫烟楼是其中之一。王子是指仙人或道士,浮邱侣是指浮邱山的道士或仙人。罗浮宇内山是广东罗浮山的一部分。凤笙来往处,笙响落人间,意思是在罗浮山上演奏的凤笙声传到了人间。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罗浮山的美景和仙道氛围。诗人以浮邱山为背景,描述了其八个景观之一——紫烟楼的美丽景色和神秘氛围。通过描写凤笙演奏的场景,诗人传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之情。整体而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迈的《镇海楼眺望》一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共倚层楼俯大荒,粤都形胜自金汤。 - “共倚”表示共同、一起,“层楼”指的是高大的楼层,这里比喻为高瞻远瞩的高层建筑,“俯”即俯瞰之意。“大荒”泛指广阔的地域,“粤都”是广东省的别称,“形胜”指地理上的优越条件,“自金汤”则是指广东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 注释:“在镇海楼上眺望
【注释】 浮邱:传说中的地名。紫烟楼:即紫阳楼,在今河南南阳市。函关:古函谷关的别名,在陕西商县东。琅玕:美玉。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怀诗。诗人以紫阳楼为背景,抒写自己对国事的关心,以及对奸佞当道、贤臣被黜的愤慨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含蓄,风格浑朴自然,与李白的《古风》诸作相似。 前两句写诗人登临紫阳楼,所见之景。“生紫烟”三字,描绘出紫阳楼周围景色的迷人之处。紫阳,即山名
【注释】 南乡子:词牌名。又名“上西楼”。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转一平韵。 清世:太平的年代。 窃得微阶正不胜:窃取了微小的官位,却胜任不了。 投远塞:投向边塞,指入仕为官。 相应:相映成趣。 伽楞:即“伽蓝”,寺院。 百念几同二月冰:许多念头如同二月里结的冰一样凝固不动。 休憎:不要厌恶、憎恨。 古训:指《易经》。 只自惩:只能自我警戒,自我反省。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即可。“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的意思是:富贵本无根,完全是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得到的。“请观懒惰者,面待饥寒色”的意思是:请你看看那些懒惰的人,他们的脸色都像饥饿寒冷的样子(说明懒惰不能成就事业)。 【答案】 译文:富贵本无根,完全是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得到的。请看看那些懒惰的人
河南村狗 河汉浮槎到五羊,南风吹送桂花香。 村人多少来争看,狗吠仙姬会阮郎。 注释:河南是古代对中国的称呼,这里指代作者所在地。河汉浮槎,传说天河中有一只木筏,上面有仙人居住,后来漂到了南方。南风,指南方的风,也用来借代南方。桂花香,指的是桂花盛开时散发出的香气。村人,指的是村里的人们。争看,争相观看。狗吠,狗叫。仙姬,指的是仙女。阮郎,指的是阮籍。 赏析:《河南村狗》这首诗描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海珠饯别 暂时把钓竿俯下碧水浔,故山回首隔云林。 烟霞兴有巢由癖,猿鹤盟同岁月深。 在野久忘弹铗念,临渊因起羡鱼心。 晚潮逆浪兼天涌,真怕人间果陆沉。 注释: 1. 纶竿:渔具,指钓鱼用的钓竿。 2. 碧浔:清澈的江水。 3. 云林:云雾缭绕、林木葱郁的山林。 4. 巢由:指古代的巢父和许由两个隐士。 5. 弹铗(jiá)念:战国时期孟尝君门客冯谖弹铗而歌的故事,后来用来比喻怀才不遇或受人冷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所考察的要点,如本诗的主题思想,情感主旨;然后浏览选项,逐句分析正误;同时要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理解诗意,体会情怀,并在此基础上联想历史典故及现实生活,把握诗句的意象、意境和情感等。“海珠饯别”:诗人与友人在秋夜月下的送别。“客途秋月带愁看,此夜凭虚慰所欢”,离别之愁,寄托于明月,以明月为友
【解析】 此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前两句写李纲遗像背禅堂,具见丹心向阳;第三、四句写四周洪涛涵正气,一庭明月自清光;后两句写生膺男爵无馀禄,殁著贤声有抗章;末两句写血食万年香火地,绳家名世代成行。 【答案】 (1)龙图阁侍制李忠简公祠(2)指李纲遗像。龙图阁侍制,即龙图阁学士,宋代官名。 (3)背:面向。禅堂:僧道修行的场所。 (4)具见丹心向阳:李纲为北宋宰相,力主抗金,被贬至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