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王承诏讨南蛮,三月星霜历险艰。
万斛楼船上秋水,千群铁骑蹴寒山。
孔明谩说安夷俗,马援应惭入汉关。
十二妖酋今尽缚,皇华又报捷书还。
参侍平靖州诸蛮次季翔韵
明代管讷诗歌赏析
《参侍平靖州诸蛮次季翔韵》是明朝诗人管讷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他对平定边疆叛乱的坚定决心和对战争艰难险阻的深刻理解。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诗词原文:
亲王承诏讨南蛮,三月星霜历险艰。
万斛楼船上秋水,千群铁骑蹴寒山。
孔明谩说安夷俗,马援应惭入汉关。
十二妖酋今尽缚,皇华又报捷书还。
诗句注释:
- 亲王承诏:指皇帝派遣的皇家成员负责此次军事行动,诏书意味着皇帝的命令。
- 三月星霜历险艰:形容行军途中历经艰辛,时间长达三个月。
- 万斛楼船:形容军队携带了大量的粮食和物资,准备长期征战。
- 千群铁骑:形容军队中有大量的骑兵,数量众多,如同千匹马奔腾一般。
- 孔明:指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这里借指智者或军事家;“安夷俗”指使当地的民族风俗得以安宁。
- 马援:东汉名将马援,曾参与征讨南越的战争。
- 十二妖酋:指南蛮的首领,共有十二个,称为“妖酋”。
- 皇华:古代使者的通称。
- 捷书:捷报,胜利的消息。
诗句翻译:
- 亲王接受皇帝的命令,前往南蛮地区讨伐叛乱(亲王承诏讨南蛮)。
- 经历了三个季节的艰苦行军,历经了无数困难和挑战(三月星霜历险艰)。
- 携带着成千上万斛的粮食和物资,乘坐着巨大的船只在秋天的水面上航行(万斛楼船上秋水)。
- 有如千群铁骑一样,冲锋陷阵的骑兵在寒冷的山岭上驰骋(千群铁骑蹴寒山)。
- 诸葛亮虽然自诩智多谋,但在处理南蛮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孔明谩说安夷俗),而马援作为汉朝将军,在历史上也曾因进入南越而名声大噪(马援应惭入汉关)。
- 如今,十二个南蛮首领已被俘获,皇族派出的使者带回了胜利的消息(十二妖酋今尽缚)。
诗词赏析:
本诗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示了一幅英勇出征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营造出了战争前夕的紧张气氛。同时,通过对军队装备和行动的描述,展现了士兵们的勇敢与坚韧。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此外,通过对历史人物诸葛亮和马援的提及,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智慧和文化传统的尊重。
《参侍平靖州诸蛮次季翔韵》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明朝时期对外扩张的历史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态势和文化背景。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成就,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