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都门把臂时,殷勤索我送行诗。
客边赖尔能相慰,别后令人有所思。
芳草暮云愁忽忽,落花春雨鬓丝丝。
东归艇子如堪买,定拟寻君泗水湄。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题考查学生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主要词句进行分析。
“忆昔都门把臂时,殷勤索我送行诗”:回忆起以前在京城分别的时候,你紧紧握着我的手,再三地请求我写首送别诗。“殷勤”是恳切、恳切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都门”,即京城,这里指代诗人当时所处的长安城。这两句的意思是,回忆以前在京城分别的时候,你紧紧握着我的手,再三地请求我写首送别诗。
“客边赖尔能相慰,别后令人有所思”:在客游他乡的时候,多亏你安慰我,离别以后,让我时时思念你。“客边”,即客居他乡,这里指诗人自己。“慰”,安慰。这两句意思是说,我在客居他乡的时候,是你安慰了我,离别以后,使我时时刻刻都在惦念着你。
“芳草暮云愁忽忽,落花春雨鬓丝丝”:芳草萋萋,暮云悠悠,春天的细雨绵绵不绝,使人感到忧愁。“鬓丝丝”,指因忧伤而消瘦的头发。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芳草萋萋,暮云悠悠,春天的细雨绵绵不绝,使人感到忧愁。
“东归艇子如堪买,定拟寻君泗水湄”:我要乘船回故乡了,要是有条件的话,我一定到您那儿去看一看。“泗水湄”,指泗水岸边。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要乘船回故乡了,要是有条件的话,我一定去看望您。
赏析:
此诗是作者送别友人时所吟咏的作品。诗人以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别后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忆昔都门把臂时”追叙往事,点明送别的时间和地点。“都门”即京城长安,作者当时正在长安任礼部员外郎。“把臂”为拱手,表示亲近。诗人回忆过去在京城分别的时候,你紧紧握着他的手,再三地请求我写首送别诗。“殷勤”是恳切之意。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第二句“客边赖尔能相慰”进一步抒写别后思念之情。“客边”,即客居他乡,这里指诗人自己。《世说新语•言语》载:“桓公(温)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人问:‘木何如?’恒公曰:‘未离根便十围,今看才二围。’感叹良久。”可见桓温对故园景物的眷恋之情是十分深厚的,更何况是朋友呢!“赖尔”,依靠你。诗人在客游他乡的时候,多亏你安慰我。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异乡漂泊时对朋友的依恋之情。
第三句“别后令人有所思”承接上句意旨,进一步抒写别后的思念之情。“别后”,指离别之后。《诗经•小雅•采薇》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之句,借杨柳来抒发别离之情。“令人”,使……动情。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离别以后,使我时时刻刻都在惦念你啊!
第四句“芳草暮云愁忽忽,落花春雨鬓丝丝”写景抒情。“芳草”、“暮云”、“春雨”都是描写离别后景色的。暮云,傍晚时的云彩。杜甫的《春望》中就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此处应是指诗人在长安所见的景色。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芳草萋萋,暮云悠悠,春天的细雨绵绵不绝,使人感到忧愁。这两句通过描写暮春时节的景色,渲染出一种凄楚哀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
第五句“东归艇子如堪买”,用典。晋张翰辞官后回到家乡过田园生活,一日见到秋风起,想到鲈鱼肥美便想折返去吃鲈鱼。见秋风起,想起故乡的鲈鱼,于是便辞官还家。后来人们就用“莼鲈之思”来形容怀念故乡的心情。这里诗人说自己要回故乡了,要是有条件的话,我一定去看望您。这一句既是对友人的劝勉和祝福,又暗含着诗人对友人的依恋和不舍之情。
第六句“定拟寻君泗水湄”,点明主旨,表明决心。诗人在客游他乡的时候,多亏了你安慰我,离别以后,使我时时刻刻都在惦念着你。现在我要回故乡了,要是有条件的话,我一定到您那儿去看一看。“泗水湄”,指泗水岸边。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要乘船回故乡了,要是有条件的话,我一定去看望您。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感人,情景交融,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