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宜男草,纫香久自珍。
树之南海曲,恋此北堂春。
白璧初含雨,青裳迥出尘。
托根良不浅,长对合欢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全诗如下:

我爱宜男草,纫香久自珍。
树之南海曲,恋此北堂春。
白璧初含雨,青裳迥出尘。
托根良不浅,长对合欢人。

注释:

  1. 我爱宜男草 - 表达了诗人对宜男草的喜爱之情。
  2. 纫香久自珍 - 表示宜男草的香气持久且珍贵。
  3. 树之南海曲 - 指宜男草生长在南方的海滨地区。
  4. 恋此北堂春 - 指宜男草在寒冷的北方也能生长,象征着生命力顽强。
  5. 白璧初含雨 - 比喻宜男草在雨中显得更加纯净美丽。
  6. 青裳迥出尘 - 形容宜男草的颜色清新脱俗,远离尘世。
  7. 托根良不浅 - 表达宜男草扎根深厚,不易被环境所影响。
  8. 长对合欢人 - 指的是与诗人共同欣赏宜男草的人,即“知音”。

赏析:

这首诗以宜男草为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比喻,展现了宜男草的独特魅力。从“我爱宜男草”开始,诗人便表达了对这种植物深深的喜爱之情,而“爱”字也贯穿全诗,成为主题。

接下来四句,诗人分别从生长环境、花朵特点、色彩表现以及象征意义四个方面来描绘宜男草。其中,“树之南海曲”和“恋此北堂春”两句不仅展示了宜男草在不同地域的生长状况,更体现了诗人对宜男草顽强生命力的赞美。而“白璧初含雨”则将宜男草比作珍贵的白璧,形象地描绘了其纯净美丽的外表。

最后两句,“托根良不浅,长对合欢人”,则是对宜男草生命力顽强和坚韧不拔的赞美。同时,这里的“合欢人”也暗示了诗人与知音之间的深厚友谊,共同欣赏宜男草,共度欢乐时光。

这首诗通过对宜男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