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官待漏九门西,日日相随听晓鸡。
赐对亲承天上语,献诗曾用御前题。
词臣直夜分莲炬,宠诏褒经湿紫泥。
寄与儒林诸待聘,文星今与泰阶齐。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他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释和赏析:

1. 朝回书寄乡中诸友

  • 释义与译文: 此句描绘了作者在早晨回家后写信寄给家乡的友人的情景。”朝回”意味着早晨返回家中,而”书”是指书信。”寄乡中诸友”则表达了作者想要把家书寄给他人在远方的朋友。
  • 注释: “千官待漏九门西”中的”九门”指的是京城长安的城门,而”待漏”则是古代朝廷官员在早朝前等待上朝的时间。”千官”形容朝廷官员众多,”日日相随听晓鸡”则是说这些官员们每天早晨都会听到报时的声音,因为当时还没有正式的上朝时间,他们需要等待天完全亮了才能开始上朝。
  •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唐朝早期官员们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于朝廷时间的严格要求。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家乡和朋友的深切思念。

2. 赐对亲承天上语,献诗曾用御前题

  • 释义与译文: 这两句诗描述了作者有机会直接向皇帝表达自己的见解,甚至有机会在皇帝面前朗诵自己的诗作。这里的”天上语”可能是指皇帝的旨意,而”御前题”则是指皇帝亲自题写的诗句。
  • 注释: “词臣直夜分莲炬”中的”词臣”指的是文臣,”直夜”则是指在深夜。”分莲炬”是一种照明工具,这里可能指的是使用蜡烛或油灯。”宠诏褒经湿紫泥”中的”宠诏”是皇帝的诏书,”褒经”可能是指赞扬经书,”湿紫泥”则是指诏书上的印章被雨水沾湿,可能是因为下雨或其他原因。
  • 赏析: 这句话展现了作者在皇帝面前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以及他能够通过诗歌直接受到皇帝的认可和赞赏。这也反映了唐代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非常紧密,文人往往能够通过自己的才华得到皇帝的重视和赏识。

3. 词臣直夜分莲炬,宠诏褒经湿紫泥

  • 释义与译文: 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夜晚在皇宫中的场景,以及作者因应皇帝的恩宠而得到的特殊待遇。其中”词臣”可能指的是文臣,而”直夜”则是指在夜晚工作或值班。”分莲炬”可能是指使用火炬,”宠诏褒经”可能是指皇帝的特别恩典。”湿紫泥”则是指诏书上的印章因为雨水而变得湿润。
  • 注释: “词臣直夜分莲炬”中的”直夜”可能是指夜间工作或值班。”分莲炬”可能是为了照亮周围的环境或进行某种仪式。”宠诏褒经”中的”宠诏”可能是皇帝的特别恩典,而”褒经”可能是指赞扬经书。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夜晚在皇宫中工作的情景,以及作者因此受到的特别待遇。它反映了唐代宫廷生活的繁忙和紧张,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在皇帝面前的荣耀。

4. 寄与儒林诸待聘,文星今与泰阶齐

  • 释义与译文: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想要将这份荣誉分享给其他有才华但尚未得到机会的文人。”儒林”指的是学术界或学者,而”待聘”可能是指等待被朝廷聘用。”文星今与泰阶齐”中的”文星”可能是指文人的象征,而”泰阶”则是指科举考试的台阶,”齐”可能是指相等的意思。这句话可能是指作者认为他的才华现在得到了与其他人平等的机会。
  • 注释: “儒林诸待聘”中的”儒林”可能是指学术界或学者群体。这里的”待聘”可能是指等待着被朝廷聘用的机会。”文星今与泰阶齐”中的”文星”可能是指文人的象征,而”泰阶”则是指科举考试的台阶,”齐”可能是指相等的意思。
  • 赏析: 这句诗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鼓励那些有才华的人不要放弃追求,相信总有实现梦想的一天。它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文学和政治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认为文学和政治是相辅相成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